扶贫措施有哪些,贫困户帮扶措施有哪些( 六 )


八是社会扶贫 , 主要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帮扶、军队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 , 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 , 提出了相关措施和要求 。
扩展资料

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 , 取消贫困负担 。 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市场 。 临时工基本待遇 , 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 , 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 , 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 , 改变穷困面貌 。
截至2015年底 , 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 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下统称贫困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 , 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 , 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1% 。
【扶贫措施有哪些,贫困户帮扶措施有哪些】参考资料:

扶贫政策有哪些 实施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涉及千家万户 , 情况千差万别 ,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 应从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出发 , 因村因户制宜 , 制定切实可行的“一村一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 , 实行扶贫对象“双向全覆盖” , 做到每位干部都参与帮扶贫困户 , 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服务 。

一是结对帮扶 。 坚持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下简称“三送”)为抓手 , 积极开展“三送”干部结对帮扶 。 驻点“三送”干部每名干部帮扶3-5户 , 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扶贫对象活动 。 即在职的市级领导干部、各县(市、区)在职正副县级领导、市直、驻市单位“一把手”分别结对帮扶贫困户3户;市直、驻市单位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县(市、区)直和驻县(市、区)单位及各乡(镇)在职的正副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2户;市、县(市、区)直及各乡(镇)在职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户 。

二是产业帮扶 。 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积极性的扶贫对象 , 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 , 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 ,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 , 动员扶贫对象以土地、山场、水面及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扶贫经济实体中来 , 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展1-2项种、养殖业或旅游服务业 , 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 , 特别注重同步发展专业合作社 , 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水平 , 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

三是移民搬迁帮扶 。 按照自愿原则 , 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 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 , 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迁 。 结合“进城进园”、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项目 , 重点把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安置在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等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 , 改善生活环境和就业条件 , 提升发展能力 。 通过对口培训、定向定点招工等形式 , 引导贫困人口向中心镇、工业园区转移 , 把发展特色产业与招工就业有机结合 , 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 。

四是技能培训帮扶 。 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 , 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 , 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以及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 , 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 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 , 促进稳定就业和增收脱贫 。

五是基础设施帮扶 。 对贫困村每村每年安排10万元以上整村推进扶贫资金 , 有效整合相关涉农资金 , 重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 ,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 , 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 , 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 , 改善村容村貌 。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 , 打造一批整村推进扶贫示范村 , 解决产业发展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