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四 )



传说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天仙配、梁祝、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白蛇传......

神妖鬼怪
神仙、妖怪、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传统音乐
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 , 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 , 还包括当代作品 。 可见 , 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 , 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
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 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 , 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 。 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 , 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 , 所以也是传统音乐 。 相反 , 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 , 故不是传统音乐 。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 , 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 , 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 , 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
实际上 , “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 。 且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 , 除了民间音乐 , 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 。
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道教音乐、佛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喜迎及巡礼乐、宴乐 。
“戏曲”
戏曲“四大声腔”
四声腔 , 展辉煌 , 对戏曲 , 有影响;
昆山腔 , 经改良 , 艺术上 , 有开创 。
弋阳腔 , 节奏强 , 加滚白 , 调高亢;
梆子腔 , 声响亮 , 花苦音 , 巧用上 。
皮黄腔 , 二合一 , 称二黄 , 和西皮;
西皮刚 , 二黄抑 , 后发展 , 成京剧 。
声腔中以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为典型 。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

中国对联
对联 , 又称楹联或对子 ,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 , 对仗工整 , 平仄协调 , 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对联起源秦朝 , 古时称为桃符 。 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 , 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 , 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 。 在中国古诗文中 , 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 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 。 如“凿井而饮 , 耕田而食”、“日出而作 , 日入而息”之类 。 至先秦两汉 , 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 《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 , 如:“渺能视 , 跛能履 。 ”(《履》卦“六三”)、“初登于天 , 后入于地 。 ”(《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 , 如:“仰以观于天文 , 俯以察于地理 。 ”(《系辞下传》)、“同声相应 , 同气相求 , 水流湿 , 火就燥 , 云从龙 , 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