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声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7个练声方法和13个唱歌技巧( 六 )



1、呼吸器官

包括鼻、口、气管、肺、隔肌磺隔陶、胸腔等 , 依靠这些器官吸入和呼出气息 。

口、鼻、气管是吸入和呼出气息的通道 , 肺是吸入、呼出和储存气息的总机关 。

(人体有左右两肺佑肺三叶、左肺两叶) , 几乎占据整个胸腔 , 但其本身没有活动能力 , 不能独立进行呼吸 , 必须依靠呼吸肌肉群将胸腔扩大和收缩 , 才能形成呼吸运动 。

隔肌位于胸腔下部 , 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 , 形似一个扣着的碗 , 吸气时隔肌中心下沉 , 呼气时隔肌中心上升 。

呼吸时 , 吸气肌肉群的收缩 , 使肋骨向外扩张 , 隔肌中心下沉 , 胸腔扩大吸入气息;呼气肌肉群的收缩 , 使肋骨回收 , 隔肌中心回升 , 胸腔收缩呼出气息 。

呼吸在歌唱中不仅是发音的动力 , 也是声波传导至各共鸣体的工具 。 因此 , 掌握好呼吸技术至关重要 , 对于形成歌唱的发声质量的优劣起决定作用 。

2、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是由喉和声带组成的 , 声带是歌唱的发音体 , 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发出来的 。 声带位于器官上端的喉室内 , 是两条近似白色的韧带 , 两条声带的前端连在一起 , 后端可以左右分合 , 吸气时两声带分开 , 呼气时两声带靠拢 , 使气流受阻引起振动而发声 。

声带靠拢阻挡气流的能力越强 , 对呼出的气息产生的压力越大 , 发出的声音就越纯趴响亮 。 声带的拉紧、放松、缩短、伸长不同的调节与呼吸和共鸣相互配合 , 就能发出高、低、弧、弱不同的声音 。

声带的运动和变化 , 是由喉室内软骨和肌肉的动作来调节的 , 这些调节的动作无法直观体现 , 也很难感觉 , 所以对发声器官的训练 , 必须在正确的呼吸基础上 , 依靠呼吸的支持 , 保 持喉腔的稳定、放松、打开、使喉腔内各个软骨和肌肉的协调自如地工作 。

3、共鸣器官

扩大和美化声音的器官称为共鸣器官 。 声带在气息的冲击下产生的声音是微弱的 , 它必须在共鸣腔的作用下才能得到扩大美化 。

包括胸腔、喉腔、咽腔(分为喉咽、口咽、鼻咽) , 口腔、鼻腔、头腔(鼻窦、蝶窦、额窦等) , 歌唱时依靠这些共鸣腔体的的共鸣作用 , 扩大和美化歌声 。

不能改变(调节)形状的共鸣腔是:胸腔和头腔(包括鼻腔和额窦等) 。 根据发声的需要 , 这些腔体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得以充分她运用 。 头腔共鸣的声音显得年轻而能致远 , 具有穿透力 。

胸腔共鸣能加强声音的厚度和深度 , 让声音更结实而丰满 。

可以改变(调节)形状的共鸣腔是:喉腔、口腔和咽腔(包括喉咽腔、口咽腔和鼻咽腔) 。

口腔可大可小 , 舌头能伸扎缩扎厚扎薄 , 可以在口腔内自如地活动;咽腔的肌肉可以收缩或放松 , 声源器官喉头能上下移动 , 这些机能状态的调节 , 造成了上述腔体形状的大小和空问的改变 。 因此 , 有惫识的锻炼、调节这些腔体的机能状态 , 是我们获取扩大的音量和 优化音质的重要途径 。

人体的共鸣腔体是由大到小、由低到高排列的 。 胸腔体积最大适合低音共鸣 , 口腔、咽腔 次之 , 适合中音共鸣 , 鼻腔、头腔体不嚏d、适合高音共鸣O但是 , 美好的声音不是单—腔体的 共鸣所能达到的 , 而是靠三组的混合共振——混合共鸣 , 只是随着歌唱中音高的不同 , 三组共鸣腔体的混合共鸣的比例是不同的 。

4、咬字吐字器官

也就是语言器官 , 包括唇、啮、舌、腭、(软腭、硬腭等)

这些器官的活动时的位置和着力部位的不同 , 形成了元音和辅音 。 发声歌唱时 , 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之平时说话时要更加敏捷而夸张 , 敏捷是为了咬字(字音或母音更准确清晰 , 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