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海洋瓶变臭( 二 )


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策略,其中颇具魅力的是巧用海洋术 。 这是因为海洋具有“一大二强”的优势,所谓“大”指的是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强”指的是吸热能力高,例如每立方厘米海水降低1℃就要放出使3000立方厘米空气升高1℃的热量 。 按此计算,全球100米厚的表层海水降低1℃足以使全球气温升高60%,说明海水的热容量之大 。 据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利用海洋对付温室效应的“三招” 。
“大反射镜”可谓一招 。 这是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的 。 该方案的核心是将一种洗涤剂散布于海面,使之变成一面强大的反射紫外线及太阳能的大镜子 。 用来充当海洋“镜面”的洗涤剂必须具有黏着力强、表面活性高、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污染性小等优点 。 当这种特异洗涤剂放入海洋后,便会迅速向海面蔓延而形成一条几百米宽、几千千米长的白色浪花薄膜,我们不妨称之白色泡沫通道 。 据称这种泡沫通道足可反射80%的太阳能,而且泡沫镜面一般“寿长”达几个月,特别是当泡沫消失后,其产生的反射膜仍然不散,因此当有轮船通过时,继续形成具有反射能力强的白色泡沫浪花 。 这种“反光镜面”威力如何?据估计,如果整个洋面只要有5%~10%被海船行驶时所激起的泡沫浪花所覆盖,其作为反射太阳能的镜面就足以抵消掉因CO2的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 。
日本科学家则另有新招,他们试图将CO2送入海底封存起来 。 这并非奇思异想,其道理就在于CO2气体在300个大气压(30兆帕)条件下的比重大于海水,尤其是当海水温度在0℃~-10℃之间时能够与海水密切起来,并生成一种酷似冰糕状的笼形包合物,当然就难以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扩散了 。 这种方法也不复杂,通常只要将工厂排放的CO2气体回收并液化,然后安装一组海洋输送管道,将上述液化CO2压入海水深达3000米的海底,当海底温度为0℃以下时,CO2气体便可立即在海底形成牢固的笼形包合物,于是CO2便在这里安家落户,十分安全 。 只要不发生强烈地震等产生强大的动力,CO2是难逃海底而窜入大气层的 。 日本科学家已着手实验生成人工的笼形包合物,对在500个大气压下所形成笼形包合物的全过程已了如指掌 。 日本文部省还将海底封存CO2新技术作为“能源重点领域研究”大课题的一大主题 。 看来,研究者决心以最快的速度使这一技术实用化,为控制温室效应做出贡献 。
最引人注目的一招莫过于向海洋施加铁质肥料,培养海洋藻类生物,用以消耗大气中过量的CO2气体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外摩斯兰汀海洋实验室的海洋地理学家约翰·马丁博士拟定在南极洲的广大海域付诸实施 。 马丁博士等研究发现,海藻同所有其他植物一样,都需要铁元素参与才能正常制造叶绿素,但问题是南极洲远离含铁量丰富的陆地,藻类因缺铁而无法繁殖生长 。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马丁博士专门收集了若干瓶南极海水,并以正常含铁海水作为对照,种植海藻种时分别在各南极海水瓶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铁质,结果凡加入足量铁质的瓶内海藻无一例外地旺盛生长,仅数天内其产生的叶绿素含量就猛增10倍之多 。 迄今,马丁博士一方面准备在南极陆缘海域洋面上人工设置若干人造浮体,种植几百万平方千米的海藻,同时补施铁质肥料;另一方面广泛争取国际间的合作,试图在全部南极洋上普施一次足量的铁质肥料,用以促进海藻的大量繁殖 。 环境学家们普遍认为,如果这一方案充分实施,无疑将缓解温室效应的危害 。
人类过去离不开海洋,现在乃至将来,人类永远需要海洋 。 但愿海洋在遏制温室效应的斗争中再创佳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