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一个人忧郁气质( 四 )


忧郁气质的现状
然而 , 遗憾的是 , 20世纪40年代后 , 作为审美情趣和道德取向的忧郁 , 却遭到了被放逐的命运 , 新中国成立后 , 文艺作品和文化生活中的忧郁气质更是几近销声匿迹 。 考其原因 , 一是抗日救亡的民族战争 , 势必要求全民族集体的战斗激情 , 取代忧郁这种极度个人化的诗意情绪;二是在左的思潮影响下 , 主流话语将忧郁气质视为知识分子个人主义患得患失的性格表现 , 进而将其意识形态化 , 即同无产阶级的气质情感对立起来 。 1959年由中宣部和作协党组发动的对郭小川诗作《望星空》的围剿 , 就是剪除忧郁气质的典型案例 。 如果说 , 抗战时期在文艺被看成“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做斗争”的武器的情况下 , 忧郁受到挤抑 , 当属不得已而为之;解放后变本加厉地将这一具有丰富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情感形式当作假想敌而歼灭之 , 则毫无道理可言了 。 我们今天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生态中 , 有那么多空洞的豪情壮志 , 那么多浮浅的集体狂欢 , 那么多暴戾的整人欲望 , 那么多虚伪的崇高和庸俗的满足 , 除了市场经济必然带来的弊端之外 , 是否还与我们长期以来缺失忧郁品性的培育有关?为此我们呼吁在文化建设和道德重建中 , 给予忧郁气质以应有的关注和尊重 。
忧郁王子:
陈坤
陈坤以自身忧郁的气质被授为忧郁王子的美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