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自学,自学的经验( 四 )


2、要设想好当状态不好时的处理方法
很多人戒烟难以成功, 心瘾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当无聊、无事可干时, 就会不自觉地摸出一根烟, 闻闻看看, 重新滑入失败 。 但是如果我们一开始有设想好出现这种情况时的应对措施, 比如无聊时就吃点水果或者找人聊天;比如摸出烟时对自己说“我不会抽你的”, 把烟放回去, 然后去健一下身 。
对于学习习惯的坚持、养成也是一样, 当不想干时怎么处理, 可以事先预想好 。 比如你要学习英语, 当状态不好、不想动时, 可以听听英语节目, 被动地接收英语信息, 强制自己进入学习的进程 。
这里顺便提一下一个进入状态的技巧, 就是从一些容易、简单的事情入手, 慢慢地进入状态就可以进行原先规划的较复杂、较困难的工作 。 比如到了图书馆学习,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开始, 可以先拿出单词背背, 背了一会, 有语感了再去做做阅读题 。 。 。
3、要设想好“破戒”时的处理方式
意外总是不请自来, 当“破戒”发生时, 人难免内疚、着急 。 不过此时最好不要让这种情绪占据自己的心头, 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把“残局”收拾好, 好让习惯、计划正常运转 。 任何健壮的机器、机制的运转都会有相应的故障、意外处理方法, 只有经过一次次的意外处理, 习惯才能牢固并长期执行 。
4、要创造成功、享受的经历, 成就感可以帮助我们坚持
任何事情都需要激情, 学习也不例外 。 古人云:“学以致用”,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运用, 为了对现实的反作用 。 也只有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处理, 才能验证我们的学习成功, 才能增强我们学习的动力 。 许多锲而不舍的企业家也是靠着他们对自己以往成功经验的自信以及证明自己能力的欲望, 不断自学、进取的 。
如何学会自学 1、制定计划 要学习好, 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 。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 ”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 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 恰当分配精力 。 基本要点: 第一, 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 。 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 都是为了达到他的学习目的服务的 。 正确的学习目的, 是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反映, 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 第二, 计划内容一般分五个部分: ①全学期学习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 ②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 优秀中学生的学习经验表明, 在制定分科学习计划时要注意两点:要特别重视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语文和数学三门学科的学习 。 学好这三门学科, 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 。 学习要有重点, 但不能偏废某些学科 。 ③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 自学内容大致有三方面: ①自学缺漏知识, 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 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 。 ②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 。 ③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 ④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其他学习活动以及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内容、要地和时间安排 。 ⑤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 第三, 要从实际出发 。 一个中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 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上述五个部分的计划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 。 但是由于每个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 因而在订计划时, 每个人的计划重点和要求也是不同的, 并不是每个中学生在任何情况下制定学习计划都必须包括以上五个部分 。 有的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 就不必急于去系统自学课外读物, 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学缺漏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 。 总之, 要制定一个对学习有指导意义的计划, 必须从实际出发, 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学习情况, 从自己实际掌握的知识程度出发 。 第四, 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 还要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 以高度的学习热情和顽强的学习意志保证总意志的完成 。 有的优秀中学生每天还有一个学习小计划, 严格要求自己, 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 2、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 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 。 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 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 不得要领 。 老师灌, 自己吞, 消极被动, 食而不化 。 反之, 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 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 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 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上 。 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 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理不懂的难点, 配合老师授课, 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 基本要点: 第一, 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 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 确定课前自学的内容和时间 。 第二, 课前自学不要走过场, 要讲究质量, 不要有依赖老师的思想, 要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弄懂 。 第三, 反复阅读新教材, 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 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包括工具书), 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 。 第四, 将新教材中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用笔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上记号, 积极思考, 为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 第五, 不懂的问题, 经过独立思考(包括运用参考资料)后, 仍然得不到解决时, 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 。 第六, 结合课前自学, 做一些自选的练习题, 或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 以丰富感性知识, 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 。 第七, 新教材与学过的教材是连续的, 新知识是建立在对旧知识的深透理解的基础上的, 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 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有关的旧课弄懂 。 第八, 做好自学笔记 。 3、专心上课 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 。 按上面要求做好课前自学, 学生就能更专心地上课 。 “学然后知不足”, 往往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大脑处于优势兴奋状态, 能更为主动和灵活地接受老师授课 。 基本要点: 第一, 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与词语, 有目的地认真听讲和做实验 。 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认真观察, 积极思维, 力争把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当堂消化 。 第二, 将自己通过课前自学而获得的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加以比较, 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纠正原先自己理解上的错误 。 第三, 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 第四, 在上课过程中要积极提问, 并将课堂上没有机会得到解决的问题, 用笔记下来, 以便课后解决 。 4、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系统地掌握新知识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 所以, 科学的、高效率的学习, 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 。 复习时间的长短, 可根据教材难易和自己理解的程度而定 。 基本要点: 第一, 反复阅读教材, 反复独立思考, 多方查阅参考资料和请教老师与同学, 使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弄不懂的问题尽可能得到解决, 达到完全理解新教材的目的, 以便用所学的新知识准确地指导独立作业 。 第二, 抓住新教材的中心问题, 对照课本和听讲笔记, 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 联系起来, 进行分析比较, 进一步弄懂新课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 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加深巩固对新教材的理解 。 第三, 在复习过程中, 对一些重要而又需要记住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应尽可能通过理解加以记忆 。 第四, 一边复习, 一边将自己的复习成果写在复习笔记本上 。 勤动脑与勤动手相结合 。 5、独立作业 独立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 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 。 如果按要求抓好以上几个环节, 独立完成作业是不困难的 。 基本要点: 第一, 解答每一个问题和做每一个实验, 都应该是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结果 。 第二, 克服做作业的盲目性 。 做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三,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 适当地选做一些难度较大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练习题, 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技能 。 第四, 对于难题, 要反复阅读教材(包括与解题有联系的旧教材)和听讲笔记, 认真钻研参考资料, 加深难题的理解, 促成问题的解决 。 经过独立思考后, 问题仍然不能解决, 可请教老师和同学 。 与老师和同学开展问题讨论, 是打开思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 6、解决疑难 在独立作业的过程中, 有时自以为做对了, 但经老师的批改后, 发现实际上是做错了 。 为什么会做错呢?有的是疏忽大意造成的;有的是由于对新知识和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的错误理解 。 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纠正在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对知识的错误理解的过程, 就是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 。 这种对知识的错误理解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 所获得的一知半解的知识, 就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结果必须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继续进行下去 。 基本要点: 第一, 认真分析作业做错的原因 。 第二, 将做错了的作业重新做一遍 。 第三, 经过反复独立思考, 如果还弄不清做错作业的原因可请教老师和同学, 直至弄懂为止 。 对学生进行系统小结, 是学生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 达到全面、系统、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 。 做好系统小结的基本要点, 除前面所述做好课后及时复习的要点适用于本环节外, 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基本要点: 第一, 系统小结是在系统复习基础上进行的 。 第二, 以教材为依据, 参照课堂笔记、作业和有关学习资料, 对要进行小结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 第三, 抓住一个和几个重要问题运用科学和思维方法(分析、综合、对比分类、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具体化等),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 揭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知识系统化, 概括化(将大量的知识归纳为几条基本理论)用一个简明的表格或提纲, 或几句精炼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 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 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 第四, 在小结过程中, 要注意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 第五, 在小结基础上, 检查学习计划执行的情况, 进一步修订或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 7、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活动, (包括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和科学竞赛等)是学生通过课内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了学习兴趣, 很希望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课外学习活动, 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需要 。 课外学习活动是学生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 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 加深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 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 。 基本要点: 第一, 要尽可能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 。 第二, 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 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 身体锻炼和社会活动 。 要注意劳逸结合 。 第三, 在课外学习活动中, 要尽力做到学练结合, 手脑并用, 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 第四, 要争取老师的指导提高课外学习活动的效果 。 在运用上述学习方法的时候, 应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 要扎扎实实地按每个学习环节的要求去进行学习实践 。 第二, 开始运用时, 不要要求过高、过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