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草作者是谁代诗人( 二 )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 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 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 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
三、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 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 。 此诗是应考习作, 按科考规矩, 凡限定的诗题, 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 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
四、全诗赏析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 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 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 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 该是多么令人惆怅, 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 。 “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 泛指行者 。 “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 。 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 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 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 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 结清题意, 关合全篇, “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 意境极浑成 。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 虽是命题作诗, 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 故字字含真情, 语语有余味, 不但得体, 而且别具一格, 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

草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 草的作者是白居易, 唐朝 。 草(白居易著诗)一般指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诗作) 。
全诗: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
白话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 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 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 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 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 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 。 此诗是应考习作, 按科考规矩, 凡限定的诗题, 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 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
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 。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 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 贞元进士, 授秘书省校书郎 。 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 得罪权贵, 贬为江州司马 。
白居易的思想, 综合儒、佛、道三家,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 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 。 其“兼济”之志, 以儒家仁政为主, 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 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
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 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 。
他把诗比作果树, 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 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 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
参考资料:

古诗《草》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 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 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 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 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 全诗章法谨严, 用语自然流畅, 对仗工整, 写景抒情水乳交融, 意境浑成, 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 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