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娥英祠纪念的是谁(13)



这三座大殿坐北朝南 , 在同一中轴线上 , 自成院落 , 是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 。 解放前 , 第一大殿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 称“吕祖阁” , 第二大殿祀吕洞宾的教师钟离权 , 称“钟离宫” , 上层祀文昌 , 第三大殿是斗母殿 。 最南的大殿泺源堂 , 三间两层 , 歇山飞檐 , 古色古香 , 楹柱上的木刻楹联 , “云雾润蒸华不注 , 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赵孟府的泳泉句 , 由当代著名书法家金荣先生书写 。 一大殿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 , 南殿临泺水的源头 , 故称“泺源堂” , 北殿面对历山故称“历山堂” , 解放后恢复为“泺源堂” 。 游客们看到中间这座殿堂叫娥英祠 , 娥英祠是纪念大舜的两妃娥皇和女英而建 , 据<<水经注>>记载:“泺水谷谓之娥姜水 。 以泉源的娥英祠故也”足以证明在1500年前就建有此祠 。 现在的祠是明代建筑 。 娥英祠后面的“三圣殿”是清代建筑 。 在院落内花格透墙镶嵌着的30余方石刻都是明清时名人的泳泉佳作,院内这尊石碑,前书“激湍”二字,后<<再题趵突泉作>>出自康熙和乾隆之手,两个皇帝在同一石碑题词作诗 , 在国内极为少见 , 这些碑文 , 石刻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 也是研究泉水文脉不可多得的史料 。

尚志堂原是“金线书院”(亦名尚志书院) , 由金线泉得名 , 同治九年 , 山东巡抚相宝祯建书院 , 手书额“尚志堂” , “尚志”是“仁义”的意思 。 堂后设斋舍数十间 , 门口写着“金泉精舍” 。 此后 , 相继改为“校士馆”、“师范传习所”、“存古堂” , 是专门培养科举人才的机构 。 院外三面小溪环抱 , 泉水深淙 , 沿屋穿廊 , 使整个院落显的敞中有蔽 , 闹中有静 。 北厅房为主建筑 , 背后有修竹、芭蕉相掩 。 西廊的冬青树丛 , 掩映道路 , 形成绿廊 。 院内名石“待月峰”属宋代寿山艮岳遗物 , 上面布满月形透洞 , 每当皓月当空 , 月光穿过洞穴 , 洒在池边水中 , 景观奇特 , 故有诗赞咏:“精灵俊逸玉玲珑 , 神工鬼斧浑然成 , 一轮三十六轮月 , 变幻俱在此石中” 。 (竹石轩)尚志堂院中栽植的白玉兰 , 紫玉兰 , 初春花开 , 芳香扑鼻 , 人们还把该院称作“玉兰院” 。

漱玉泉景区与尚志堂景区相邻 。 东侧高近4米 , 重约8吨的太湖石 , 挺拔露骨 , 筋络明显 , 纹理凹凸 , 具有皱、痩、透的优点 , 名叫龟石 , 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张养浩之物 。 别小看这块石头 , 它是重要文物 , 现凤、龙、麟称为四大灵石 , 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块名石 , 极为珍贵 , 称为镇城之石 , 堪称泉城第一名石 。 传说在这块石下留影将可健康长寿 。 这方名石立于这苍松翠竹之间 , 宛若一幅立体山水画轴 。 龟石北面隔路处的假山建于六十年代 , 泉溪环绕 , 山径盘曲 , 青松垂荫 , 登高望下可一览园内外景色 。 漱玉泉是大家看到的这个呈长方形 , 四壁栏杆皆有汉白玉石砌成 , 洁白温润 , 清澈可见的泉池 。 您们看 , 泉水从石壁上平展溢出 , 状如水晶帘幕 , 经过一片云集的乱石斜溅 , 活泼欢腾地泻入这方远二十余公尺的池塘里 , 其声琅琅 , 响若漱玉 , 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居住时 , 经常在泉边梳妆打扮 。 漱玉泉对面的这座民族形式的小院落 , 是为纪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纪念堂” 。 这是根据李清照故居在漱玉泉边的历史记载 , 按照民族风貌六十年代的建筑 。 院内由正厅溪亭、叠翠轩、回廊、大门构成 , 奇峰耸立 , 松竹掩映 , 整个院落显得朴实清幽 。 门楼、正厅、迎门屏风前后均为当代文豪郭沫若民题字 。 正厅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的对联体现着郭沫若大师的文才 。 院内东墙壁嵌刻的20方石刻墨迹出自启功、蒋维崧等著名书法家之手 。 纪念堂正厅 , 迎门耸立的李清照全身塑像 , 为著名雕塑家王照善等人创作 。 厅内陈列的李清照生平事迹、各种版本的著作和书画家为纪念堂所作的字画极为珍贵难得 。 漱玉泉景区名泉众多 , 除了千秋飞流的漱玉泉 , 还有春城飞花的柳絮泉、千载神奇金线泉 , 古朴如镜皇华泉 , 水声声情马跑泉等诸多名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