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青岛灭九族事件是谁( 四 )


事实上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 , 唯一一次有明确记载的是发生在隋末 。 隋炀帝在征伐高丽期间 , 将杨玄感分尸 , 并“罪及九族” 。

他是“推恩令”的发明者 , 一年升官4次 , 为何最后被灭九族呢? 胡惟庸党案

云奇身为内使 , 居西华门 , 离胡宅非常近 , 既然知道胡惟庸谋逆 , 为何不先期告发 , 一定要事迫眉睫时 , 才拦驾告发?况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谋反 , 也是秘密埋伏 , 即使登上城墙也不可能看到刀枪林立 。 谋反这么大的案件 , 胡惟庸当天下狱 , 当天就被处死 , 处置得如此匆忙 , 实在蹊跷 。

云奇告变

洪武十三年正月 , 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 , 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 。 这是大明的祥瑞呀 , 朱元璋欣然前往 , 走到西华门时 , 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 , 紧拉住缰绳 , 急得说不出话来 。 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 , 乱棍齐上 , 差点把他打死 , 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 , 不肯退下 。 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 , 立即返回 , 登上宫城 , 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 , 刀枪林立 。 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 , 当天即处死 。

云奇身为内使 , 居西华门 , 离胡宅非常近 , 既然知道胡惟庸谋逆 , 为何不先期告发 , 一定要事迫眉睫时 , 才拦驾告发?况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谋反 , 也是秘密埋伏 , 即使登上城墙也不可能看到刀枪林立 。 谋反这么大的案件 , 胡惟庸当天下狱 , 当天就被处死 , 处置得如此匆忙 , 实在蹊跷 。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 , 四天前 , 也就是正月甲午 , 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 , 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 , 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可见 , 云奇告变纯属子虚乌有 。

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馀年之久 , 诛杀了三万馀人 , 成为明初一大案 。 事后朱元璋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 , 告诫臣下 , 切以胡惟庸为鉴 。

胡惟庸案真相到底如何?明代法令严峻 , 多讳言此事 。 即使到清朝修《明史》时 , 也只是说胡惟庸被诛时“反状未尽露” , 这不免让人生疑 。

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1380) , 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人 , 为李善长的同乡 。 在朱元璋攻克和州时 , 归附红巾军 , 颇受宠信 。

朱元璋登基 , 任命李善长为左丞相 , 徐达为右丞相 。 李善长是朱元璋攻下滁阳后 , 接纳下来的谋士 , 指挥作战 , 组织供应 , 事事皆能妥善处理 。 还在朱元璋称吴王时 , 李善长便出任右相国 , 充分展现他裁决如流的才干 , 为功臣之首 。 洪武元年任左丞相 , 封韩国公 , 在朝廷上位列第一 。 徐达常年带兵在外作战 , 实权掌握在李善长手中 。 之后 , 他的儿子李祺又被朱元璋招为驸马 , 权势更加显赫 , 成为朝廷中掌握实权的淮西集团首领 。

淮西集团势力的日益膨胀 , 威胁到皇权 。 朱元璋对他颇存顾忌 , 于是在洪武四年 , 以年高有病为名 , 让李善长告老还乡 , 时年五十八岁 。 其实 , 朱元璋早就有意撤换李善长 , 还曾经向刘基请教合适人选 。

刘基说:“善长为元勋旧臣 , 能调和诸将 , 不宜骤换 。 ”朱元璋道:“善长屡言卿短 , 卿乃替他说情么?朕将令卿为右相 。 ”刘基连忙顿首道:“臣实小材 , 何能任相?”可能刘基预料到在淮西集团当权的情况下 , 必然会受到排挤 , 故而坚决不肯任相职 。 朱元璋又问:“杨宪何如?”刘基答道:“宪有相材 , 无相器 。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道:“器量褊浅 , 比宪不如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