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赞美别人歌唱的好,赞美朋友歌唱得好的句子( 五 )


当我们唱高音时, 我们的上颚向上提, 软口盖升高(打呵欠状), 气压向上挤, 聚到上面, 形成一个像教堂那样的圆顶空间, 也就是要让气体充满这个空间, 这样, 才会发出漂亮的高音 。 如果上面不打开, 空气上不去, 哪里还有高音呢?
所以, 用"掩盖"也表示了声音向上集中的意思 。 我们可以再作一个试验来找到这个感觉:当我们打呵欠的时候, 会感觉到上颚部分有凉飕飕的感觉(平时感觉不到的), 那就是上面有了一个空间, 气息也进去了 。
越高越容易
当我们练到降b2时, 应该说已经突破了高音的困难, 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 因为唱这几个音的方法与唱降b2的方法并无居的分别 。 唱降b2时喉咙已开得比较小了, 因为嘴越是张大喉咙越小, 所以, 不用害怕更高的音, 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气来支持高音, 而急速的气, 是靠平时的刻苦的气息练习得来的 。
支点与对抗
如用双手举起一副石担, 我们的脚是向下踩的, 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们的手向上推, 而石担又是向下压 。 于是, 这里就有四个方向的力, 脚和地面产生了一种对抗, 手和石担又产生了对抗 。 我们人的身体等于气柱, 小腹和声带是气息的两个支点 。
气息往上走被声带挡住, 这里也有"力"的对抗问题 。 那么, 在歌唱时小腹的支点有无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向上, 还是向下?关于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 。
唱歌时, 气息不停地向外流出, 气柱越来越短, 同时, 小腹也向内收进来, 帮助压迫肺中的气产一定的流量呼出 。 在这样的情况下, 怎么可能把"支点"老是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而不随着气息的运用向上移动呢?
但我们不可忘记, 虽然"支点"随着气息的呼出不断地向上移, 还是要保持住那向下压的力量 。 试想, 我们如果要拿到高处的东西, 伸长了手仍拿不到时, 那么就要在脚下垫一个箱子, 如果还是拿不着, 只能再加一个箱子, 这样"支点"不就提高了吗?怎么可能停在下面不动呢?
我在新加坡听过一个女高音独唱, 她是代表加拿大到各国作巡回演唱的 。 但她唱到高音时, 脖子拉得长长的, 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 原来她是专唱德国Lied的, 德国派唱法主张"支点"永远在腹部不变 。 试问唱高音怎么可以把音管拉得那么长呢?
我们再看看前面所述的打气筒原理, 活塞柄不断向上推, 活塞也随之渐渐地上去以保持筒身的压力, 气息则从筒口喷出 。 如果将气筒打气比作人体的歌唱活动, 即是说, 横膈膜和声带的距离越来越短, 所以支点也逐渐改变位置, 怎么可能老停在固定的地方不动呢!
参考资料:




怎么夸奖一个人唱歌唱的好 1、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
据说在战国时期, 有一个叫韩娥的女人来到齐国 。 她饿了好几天, 就在齐国临淄城的西南门边唱歌, 乞讨吃的 。 她优美优美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三天后, 她的声音还在房梁间回荡 。 人们说韩娥的歌“持续了三天” 。
2、孔子闻 《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 。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 三个月吃肉都不知道肉的美味, 并说:想不到创作的音乐竞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
3、天阙沉沉夜未央, 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 月满骊山宫漏长 。
出自《霓裳羽衣曲》 。 开元二十八年, 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进见时, 唐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导引 。 当时, 大臣张说《华清宫》云:“天阙沉沉夜未央, 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 月满骊山宫漏长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