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二 )


5. 藤蔓类 , 是园中依附于山石、墙壁、花架上的主要植物 , 因其习性攀缘 , 有填补空白、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 。 常用的有蔷薇、木香、薜荔、络石、常春藤、金银花、铺地柏、紫藤、凌霄、葡萄等 , 其中紫藤还可修剪成各种形态 , 木香花清香秀丽 , 园中较多运用 。
6. 竹类 , 四季常绿、姿态挺秀、不择阴阳 , 池畔宅旁皆可种植 , 苏轼有诗云"宁可食无肉 , 不可居无竹" , 又与松、梅同喻为"岁寒三友" , 在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占有重要地位 。 常用的有象竹、慈孝竹、紫竹、方竹、斑竹、罗汉竹、金镶碧玉竹、箬竹等 。 其中象竹大且直 , 多成片种植 , 紫竹、方竹竿叶纤细 , 多植于墙角 , 箬竹低矮成丛 , 多植于山上、石间 , 增添山林野趣 。
7. 草本及水生植物 , 草本常用的有芭蕉、芍药、菊花、萱草、书带草、诸葛菜、鸢尾、玉簪、紫萼、秋海棠、紫茉莉、凤仙花、鸡冠花、蜀葵、虎耳草等 , 常植于花台;水生植物常用的有荷花、睡莲、芦苇等 。
三、配植方式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植师法自然 , 讲究入画 , 主要配置方式有孤植、点种、丛植或群植等 。
孤植 , 此种配置方式能充分发挥个体的色香姿特点 , 所选植物一般为姿态优美或有独特个性的植株 , 常用于桥头、路口、水池转折处 , 尤其适合小空间的近距离观赏 , 常作为庭院植物的主题 , 如拙政园玉兰堂前的玉兰与桂花 , 网师园射鸭廊前的红叶李 , 小山丛桂轩侧的槭树等 。 孤植作为树群的点缀也很多 , 主要作用是打破同一树种单调 , 丰富观赏内容 , 如留园东北部象竹林前的广玉兰 , 西部枫林前的银杏 。
对于稍大的庭院空间 , 孤植的树难以庇荫整个空间 , 为此还须以点种的方法在院内点种几株乔木 , 才能与环境协调 。 厅堂前的庭院若植树两株 , 宜一大一小 , 忌完全对称 , 如拙政园玉兰堂庭院 , 共有乔木两株 , 一大一小 , 大者为玉兰 , 是院内主要观赏对象 , 小者为桂花 , 起烘托陪衬作用 。 点种宜疏密有间并保持均衡 , 忌排成一直线或呈正三角形 , 正四边形 , 此外 , 还须配置灌木花草 , 作为点种树的陪衬 。
随着庭院空间的进一步扩大 , 仅点缀数株乔木依然不能使浓荫匝地 , 这时就须点种与从植相结合 , 乔灌草相搭配 , 才能形成枝繁叶茂的气氛 。 点种与丛植本身就包含有疏与密的对比 , 而乔木与灌木也自然有主从差异 , 因而只要配置适宜 , 便可自成天然之趣 。
群植适用于面积大的空间 , 如山林等 , 大面积的群植 , 可形成郁郁葱葱的树林 , 只是布置方式也不宜整齐划一 , 形体重复 , 而应做到大小、前后、左右相互呼应 , 错落有致 。 如怡园的梅林等 , 就是效果较好的实例 。
四、具体植物配植详解
【【植物】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与建筑配合成景:建筑周边的绿化多起陪衬作用 , 选择树种应配合建筑的风格、形式 , 使其立面效果丰富 , 构图美观 。 建筑前面布置花木 , 宜选色香姿兼备者 , 并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 不影响通风与采光;临水的房屋 , 临池一面多不植灌木丛 , 大树也以不遮挡视线为宜 , 以方便欣赏水景;向外眺望的窗前多栽植枝叶扶疏的花木;走廊、过厅或花厅等处的空窗或漏窗是为了沟通内外 , 扩大空间 , 窗外花木限于小枝横斜 , 一叶芭蕉或几竿修竹 , 若隐若现 , 富于画意 。
与山石配合成景:对于土多石少的假山 , 多半以较高的落叶树和较矮的常绿树错综配植 , 其下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花 。 整个山林从远处看去 , 莽莽苍苍、青翠欲滴 , 山林内枝叶相接 , 浓荫蔽日 。 对于以石为主的假山 , 主要针对于湖石假山 , 为了显示山石峭拔 , 一般树下少植灌木丛 , 树木数量和层次亦少 , 一般选择姿态古朴的个体 。 与石峰石笋的配植力求自然、入画 , 以南天竹、迎春、芭蕉、竹子、红枫为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