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及不同区域的种植条件( 四 )


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省长城以南 , 山西省中部和东南部 , 陕西省长城以南的北部地区 , 辽宁省辽东半岛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 , 甘肃省陇东地区和北京、天津两市 。 全区麦田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全国的9%及6%左右 , 约为本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1% 。 小麦平均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北部冬麦区地处冬麦北界 , 除河北省境内大部为平原及辽宁省沿海为丘陵区外 , 海拔750~1260米 。 土壤有褐土、黄绵土及盐渍土等 。 其中以褐土为主 , 腐殖质含量低 , 但质地适中 , 通透性和耕性良好 , 有深厚熟化层 , 保墒、耐旱 。 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明显 , 最冷月平均气温-7.7~4.6℃ , 绝对最低气温-24~20.9℃ , 正常年份冬麦基本可以安全越冬 , 但年际间变率大 。 低温年份冻害时有发生 , 冬、春麦区交接边缘地带冬小麦冻害尤重 。 年降水量440~660毫米 , 多集中在夏、秋季 , 7月至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4%左右 。 小麦生育期降水量143~215毫米 。 旱害较重 , 春旱尤甚 。 种植制度以两年三熟为主 , 其中旱地多为一年一熟 , 一年两熟制在灌溉地区有所发展 。 品种类型为冬性或强冬性 , 对光照反应敏感 , 生育期260天左右 。 病害有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 , 黄矮病等;虫害以地下害虫及红蜘蛛、麦蚜等为主 。 旱地9月上中旬播种 , 灌溉地9月20日左右;成熟期通常在6月中下旬 , 少数晚至7月上旬 。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 , 兴修水利 , 增施肥料 , 选用抗寒、耐旱品种 , 是本区小麦增产的关键措施 。 全区可分为燕(山)太(行)山麓平原、晋冀山地盆地和黄土高原沟壑3个副区 。
7、黄淮冬麦区
黄淮冬麦区包括山东省全部 , 河南省大部(信阳地区除外) , 河北省中南部 , 江苏及安徽两省淮北地区 , 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 , 山西省西南部以及甘肃省天水地区 。 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麦田面积和总产量的45%及48%左右 , 约为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4% , 是中国小麦主要产区 。
黄淮冬麦区地势低平 , 除陇东、关中和山西西南部以及部分丘陵区海拔略高外 , 主要麦区均不及100米 。 土壤类型以石灰性冲积土为主 , 部分为黄壤与棕壤 , 质地良好 , 具有较高生产力 。 全区气候温和 , 雨量比较适宜 。 最冷月平均气温-3.4~0.2℃ , 绝对最低气温-22.6~14.60℃ , 小麦越冬条件良好 , 冬季麦苗通常可保持绿色 。 年降水量580~860毫米 , 小麦生育期降水量152~287毫米 , 多雨年份基本可满足小麦生育需要 , 但偏北地区常因雨量分布不均或年际间变异而发生旱害 。 全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 可以发展灌溉 。 种植制度灌溉地区以一年两熟为主 , 旱地及丘陵地区则多行两年三熟 , 陕西关中、豫西和晋南旱地部分麦田有一年一熟的 。 品种类型多为冬性或弱冬性 , 对光照反应中等至敏感 , 生育期230天左右 。 本区南部以春性品种作晚茬麦种植 。 一般病虫害与北部冬麦区大致相同 , 但全蚀病及土传花叶病在山东省胶东地区为害比较严重 。 小麦生育后期的干热风为害普遍而严重 。 播种适期一般为10月上旬 , 但部分地区常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适期播种 , 致使晚茬麦面积大 , 产量低 , 从而影响全区小麦生产 。 故合理安排茬口和播种期 , 是小麦生产中的关键 。 全区小麦成熟在5月下旬至6月初 。 依照气候、地形等条件 , 全区可分为黄淮平原、汾渭河谷和胶东丘陵3个副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