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纸上谈兵的主角是谁,卧薪尝胆的主角是谁( 二 )


纸上谈兵故事中的主角是谁? 赵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 , 年轻时学兵法 , 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 , 在长平之战中 。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 , 不知道变通 , 结果被秦军打败 。
《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 。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 ,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 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 。 传记的一种 , 主要记诸侯之事 。 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 《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 , 本来是没有书名的 , 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 , 东方朔非常钦佩 , 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 “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 , “公”是美称 , “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 。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 , 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 , 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 。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 , 一般称为“太史公书” , 或称“太史公记” , 也省称 “太史公” 。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 , 从三国开始 , “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 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 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 , 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解 释
[编辑本段]
纸:书 上:上面 谈:谈论 兵:用兵 句子解释: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 比喻空谈理论 ,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

出 处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词 目 纸上谈兵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zhǐ shànɡ tán bīnɡ
释 义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 比喻空谈理论 ,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
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 , 年轻时学兵法 , 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 , 在长平之战中 。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 , 不知道变通 , 结果被秦军大败 。
示 例 人匀十分讨厌那些只会~ , 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
近义词 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词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歇后语 军事论文;讲武堂里学打仗
英 文 an armchair strategist
故 事 战国时期 , 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 , 能健谈用兵之道 , 连父亲也难不倒他 , 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 。 后来赵奢死了 , 赵括顶替廉颇带兵 , 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 , 赵王坚持 , 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
灯谜面 《孙子》;军书;军事论文;赵括打仗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 比喻空谈理论 ,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 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 , 年轻时学兵法 , 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 , 在长平之战中 。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 , 不知道变通 , 结果被秦军大败 。

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 , 在乐毅破齐后 , 惠文王命赵奢为将,攻齐的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 。 此前 , 赵军已多次进攻麦丘这个孤城 , 但由于麦丘粮草充足 , 守军中有善于守城的墨家弟子相助 , 而没能攻下 。 惠文王十分生气 , 命令赵奢在一个月内拿下麦丘 。
纸上谈兵 战场
赵奢一到麦丘 , 就命令进攻 。 赵括认为 , 采用硬攻的方法 , 是很难在一个月内攻下麦丘的 。 从种种迹象来看 , 麦丘的粮食尽管还没有完全吃光 , 但肯定是不多了 。 赵括希望父亲先搞清楚情况 , 暂停进攻 , 避免硬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但一个月的时间太短了 , 赵奢没有听赵括的话 , 下令攻城 。 赵军死了不少人也没有攻下麦丘 。 赵括对赵奢说 , 守城者中有墨家弟子 , 对赵军的进攻很有防御办法 , 使赵军攻了几年都无功而返 。 而此次的赵军与以往的赵军没有什么不同 , 不比他们更善战 , 攻城的手段也并不比他们更多 , 如果像以前的赵军一样硬攻的话 , 必然也要付出像以前一样的惨痛代价 。 赵括的办法奏效了 , 赵奢暗暗佩服这个儿子比自己强 。 惠文王对赵奢能够在不到一个月就攻下麦丘而且伤亡很少的事迹感到很好奇 。 赵奢就对他讲了这是赵括的办法 , 惠文王重赏了赵奢和赵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