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气功不要混同 关于太极内劲( 二 )


在日常练功活动中 , 我们常遇到一些功友分不清太极与的区别 , 把二者混同练 , 结果得不到好的健身效果 , 甚至出现身体不适或偏差 。 为此有必要把太极、气功的各自功用、特点澄清 , 以便人民群众对、气功的掌握运用 。
是一种以技击为目的的体育运动 , 气功则是以激发人体潜能的一种健身技能 , 前者为传统 , 后者为传统医学健身及内养功 。 各自都有自己的系统理论 。
气功从人体外型分为静功(站、坐、卧肢体不动)、动功(配合肢体运动)二大类 。 在操作上离不开三调:调身(身体的调整)、调息(呼吸的调整)、调心(意念的调整)缺一不可 。 使人体身心达到自我调整平衡 , 从而激发人体潜能 , 达到健身疗疾、益寿延年之目的 , 高级特异功能会出现“布气、内外视、遥视、预测等等许多神奇功能” 。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意识极强的体育运动 , 它由盘架、单操、推手、对练、散手、兵器等繁多内容所组成 。 太极拳在摔、打、拿实用上的探求 , 在高层次技击术的突破中 , 合理的将人体意念、呼吸服务于技击术 , 在主导强化技击术上有其深远的意义 , 在我国发展史上 , 是一次大的飞跃 。
武禹襄在太极拳谱中说: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宜静 。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 。 刻刻留意 , 方可所得 。 先在心、后在身 。 在身者不知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 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拔千斤”也 。 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一书中说太极拳“其法主于御敌” 。 常言道:“文有太极安天下 , 武有八极定乾坤” 。 (八极是北方一种凶悍的拳术)说明太极拳以武艺传天下 。
太极拳利用意念、呼吸配合拳势运行 , 根本目的在于达到技击效果 , 同时克服了练拳伤身 , 太极拳客观的也存在对人体疗疾治病、延年益寿之功能 。 太极拳内健身、外技击是一种完美的拳术 。
中华武术有其独特的理论及规定、规范 。 与舞蹈、体操一般都有各自的丰富内容 , 而太极拳在规矩上更甚 , 切不可认为太极拳有健身的一面就是气功 , 这一点是不能含糊的 。 难道舞蹈、体操不健身吗?它们同样讲究:“身体的放松”“呼吸要求”“意念的运用” 。
至于有些气功名称中有太极二字或将太极拳系统的编成气功 , 也有动功动作相似太极拳中招势以及名称相同者 , 都不能说明太极拳就是气功 , 而是利用太极拳健身的一面服务于现实人体健康需要 。
太极拳在实际运动中 , 与气功的操作有很大差异 。
(1)
气功在动功中的动作 , 为达到气功效应 , 不同的有其不同的肢体运动 , 大体在动的方面没有很特别的要求规律 , 只是禁忌大动不停 。 而太极拳除按规范程序运动外 , 还要认真做到松、稳、慢、匀、虚实分明、脚到手到;严禁前俯后仰 , 上下起伏 , 上身曲扭 , 在开合中有技击目标所指 。
(2)
太极拳节节松开 , 节节贯穿 , 达到练脚下虚实之内劲 , 全身肌肉、筋骨在松紧两者之间往复不间断的运转 。 而气功中的放松是贯穿始终的 , 不允许一时一处有稍紧现象 。
(3)
气功要求“三调”进入气功态激发潜能 。 太极拳的动作配合心意、呼吸、松沉安舒 , 提肛吊肚 , 松腰落胯 , 不顶不丢 , 引进落空 , 四两拔千斤 , 为技击健身而练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