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兵书有哪些,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谋略家( 四 )



《李卫公问对》》, 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李靖问对》, 或简称《唐李问对》、《问对》, 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撰 。

《卫公兵法》是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所撰 。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 。 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 。

《纪效新林》明戚继光

《戊笈谈兵》是中国清朝有关兵书精要图籍的汇辑和评论 。
中国哪些兵书有用 中国的古代兵书源远流长 。 从西周到清末, 3000余年中, 著述不辍, 卷帙浩繁 。 据《历代兵书目录》记载, 我国古代兵书有1304部, 尚存280多部 。 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人员统计的结果是, 从先秦到清末, 历代著录兵书3380部, 23503卷 。 其中存世兵书2308部, 18567卷, 佚失兵书1072部, 4936卷 。
中国古代兵书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是以阐述战略战术为主的兵书影响更大、声誉更高 。 它不仅指导了中国历史上千百次有声有色的战争, 培育了众多的著名将帅, 而且早在1000多年前就传往国外 。 长期以来, 中国的古代兵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 成为军事家爱不释手和极力推崇的经典著作 。
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兵书中, 最为著名的恐怕要算是“武经七书”了, 即《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7部兵书 。 这7部兵书曾被我国古代兵家奉为圣典 。 历代朝廷都把是否精通这7部兵书作为选拔将帅的重要标准 。
《孙子》又称《孙子兵法》, 是世界上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 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 作者为春秋末期齐国人、军事家孙武;《吴子》的作者为战国初期卫国人, 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吴起;《六韬》一书, 相传为周朝初年太公望吕尚(姜子牙)著, 实际为后人撰写, 成书在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间;《三略》又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 相传为秦末汉初的著名军事家黄石公所著;《尉缭子》一书相传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尉缭所作;《司马法》又称《司马穰苴兵法》, 为春秋末期齐国人田穰苴所著, 因治军有方被尊为大司马, 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司马穰苴;《李卫公问对》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该书是唐太宗李世民同军事家卫国公李靖讨论军事问题的谈话记录 。
上述7部兵书涉及内容十分广泛, 但着重论述了将帅统兵致胜之道, 其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为今后世兵家们惊叹不已 。 许多观点即使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 如《孙子兵法》中提出的“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至今仍被当代兵家们视为至理名言 。
除“武经七书”之外, 《孙膑兵法》在我国古代兵法宝库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该书为战国时期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军事家孙膑所撰写 。

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兵法, 兵书有哪些? (一)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1.战争的起源《吴子》认为:“一曰争名, 二曰争利, 三曰积恶, 四曰内乱, 五曰因饥 。 ”就是说引起战争的原因有5个方面:一是争夺霸主地位;二是争夺土地、财产和人口;三是积恨深怨;四是国家发生了内乱;五是国家发生了饥荒 。 2.战争的性质《吴子》指出:“一曰义兵, 二曰强兵, 三曰刚兵, 四曰暴兵, 五曰逆兵 。 ”即禁暴除乱、拯救危难的军队叫义兵;仗恃兵强、征伐列国的军队叫强兵;因君王震怒而出师的军队叫刚兵;背理贪利的军队叫暴兵;不顾国乱民疲, 兴师伐众而出征的军队叫逆兵 。 3、战争的作用《司马法》指出:“是故杀人安人, 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 攻之可也;以战止战, 虽战可也 。 ”《尉缭子》则明确指出:“故兵者, 所以诛暴乱, 禁不义也 。 ”(二)战争与政治《孙子兵法》指出:“用兵者, 修道而保法, 故能为胜败之政 。 ”《尉缭子》指出:“兵者, 以武为植, 以文为种;武为表, 文为里 。 ”《淮南子?兵略训》指出:“兵之胜败, 本在于政……为存政者, 虽小必存;为亡政者, 虽大必亡 。 ”《司马法》指出:“以义治之谓正, 正不获意则权, 权出于战争, 不出于中人 。 ”意思是说采用符合正义的措施治理国家, 这是正常的方法 。 用正常的方法达不到目的就要采取特殊的手段, 特殊手段是以战争方式表达出来的, 而不是以和平方式表现出来 。 (三)战争与经济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 战争是以巨大的物质消耗为代价的, 这一点我国古代军事家认识是比较深刻的 。 《孙子兵法》指出:“凡用兵之法, 驰车千驷, 革车千乘, 带甲十万, 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 宾客之用, 胶漆之材, 车甲之奉, 日费千金, 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 ”因此, 又指出“善用兵者, 役不再籍, 粮不三载, 取用于国, 因粮于敌, 故军食可足也” 。 春秋时期的管仲也曾较深刻地论述:“地之守在城, 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 人之守在粟 。 ”因此, 他明确指出:“一期之师, 十年之蓄积律;一战之费, 累代之攻尽 。 ”(四)战争与主观指导《孙子兵法》明确指出:“因利而制权……故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谓之神 。 ”因为“兵无常势”, 指挥者必须不断根据敌情、我情的变化修正主观指导, 采取克敌制胜的有效手段 。 《草庐经略》中则说得更明确:“夫敌情叵测, 常胜之家必先翻敌之情也 。 其动其静, 其强其弱, 其治其乱, 其严其懈, 虚虚实实, 进进退退, 变态万状, 烛照数计, 或谋虑潜藏而直钩其隐状, 或事机未发而预揣其必然 。 盖两军对垒, 胜负攸悬, 一或不审, 所失匪细 。 必观其将帅察其才, 因其形而用其权;凡军心之趋向, 理势之安危, 战守之机宜, 事局之究竟, 算无遗漏, 所谓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也 。 ”掌握客观规律, 充分发挥主观指导作用, 就能赢得胜利 。 (五)将帅修养古代军事家特别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知兵之将, 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 为此, 提出了将帅修养的标准 。 《孙子兵法》强调:“将者, 智、信、仁、勇、严也 。 ”《吴子》兵法中则提出, “总文武者, 军之将也” 。 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 二曰备, 三曰果, 四曰戒, 五曰约 。 ”《武经总要?选将》提出考核将帅的“九验”:“远使之以观其忠, 近使之以观其恭, 繁使之以观其能, 卒然问焉以观其智, 急与之以观其信, 委之以货财以观其仁, 告之以危以观其节, 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杂之以处以观其色 。 ”(六)治军一是法规法令的建设与实施 。 《尉缭子》中设有《重刑令》《伍制令》《勒卒令》《经卒令》和《兵令》等, 就是为了 “明刑罚, 正功赏”, “鼓之, 前如雷霆, 动如风雨, 莫敢当其前, 莫敢蹑其后”, 使军队“方亦胜, 圆亦胜, 错邪亦胜, 临险亦胜” 。 二是教练 。 《吴子》指出:“故用兵之法, 教戒为先 。 一人学战, 教成十人 。 十人学战, 教成百人 。 百人学战, 教成千人 。 千人学战, 教成万人 。 万人学战, 教成三军 。 ”《兵有略丛言提纲》指出:“不教则不明, 不练则不习 。 ”在训练方法上主张“教得其道”, “练心”“练胆”“练艺” 。 (七)战略战术古代兵书中关于战争谋略与战术的论述, 有许多是很有见地的 。 如“上兵伐谋”, “以全争于天下”的全胜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论;“度势”“料势”“为势”的“胜可为”论;“先人有夺人之心”的“兵贵先”的先发制胜论;“后人发, 先人至”的后发制胜论;“制人者, 握权也;见制于人者, 制命也”“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掌握战争主动权论;“战势不过奇正, 奇正之变, 不正胜穷也”“善用兵者, 无不正, 无不奇, 使敌莫测”的奇正相变论;“我专而敌分, 我专为一, 敌分为十, 是以十攻其一也”的“以众击寡”论;“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以近待远, 以逸待劳, 以饱待饥”“无邀正正之旗, 勿击堂堂之阵”的“治气”“治心”“治力”“治变”的四治论等等 。 (八)战争保障1.物质储备和后方补给《孙子兵法?军争》指出:“军无辎重则亡, 无粮食则亡, 无委积则亡 。 ”《六韬? 军略》则说:“三军用备, 主将何忧 。 ”因此, 古代军事思想家提出:“取用于国, 因粮于敌 。 ”2.地形《孙子兵法?地形》指出:“夫地形者, 兵之助也 。 ” “知天知地, 胜乃不穷 。 ”《武 经总要?九地》提出:“夫顿兵之道有地利焉 。 我先据胜地, 则敌不能以胜我;敌先居胜地, 则我不能以制敌 。 ”3.用间《孙子兵法?用间》提出:“三军之事, 莫亲于间 。 ”“先知者, 不可取于鬼神, 不可象于事, 不可验于度, 必取于人, 知敌之情者也 。 ”又说:“无所不用间也 。 ”《行军须知?用间》则说:“间谍之法, 于兵家尤为切要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