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刘尚义看肿瘤如何( 二 )


在我国历代文献里 , 有很多关于肿瘤临床症状的形象描述,
包括瘤和癌这两个汉字 , 都比较形象地体现了肿瘤的特点 , 据公元610年的《诸病源候论》这本医书的记载 , 认为是体内“气血的留结”
, 或者是人体所产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质的滞留 , 着重点是留而不去的“留”字 , 加上病字偏旁就成为肿瘤的“瘤”字 。 恶性肿瘤在中医学里叫做“癌”
。 而在古时候“晶”字的上半部是一个品字 , 下半部是一个山字 , 它同岩石的岩字是通用的 。 “晶”字加上病字偏旁就成“癌”字了 。
在肿瘤的症状方面 , 历代中医文献曾经有过相当正确的描述 , 不少还抓住了要点 。 《诸病源候论》记载:“瘤者 , 皮肉中忽肿起 , 初梅李大 , 渐长大 , 不痛不痒……”这段话是说 , 肿瘤是逐渐长大的 , 没有痛痒症状 , 经过较长时间以后 , 可能长得很大 , 不能消退 。 中医学对乳癌的论述 , 历代的资料很多 。 公元16l7年的《外科正宗》对乳癌的描述尤其具体 , 书中说当乳癌起初象豆子、棋子大小的时候 , 可能两、三年没有痛痒 , 渐渐长大以后出现持续性疼痛 , 再发展的时候好象许多栗子堆在一起 , 患病的部位会逐渐地变色、溃烂、发臭、凹陷的部位象岩穴 , 凸起的部位象莲子;以后甚至发生钻心一样的疼痛 。 到身体出现衰竭的时候 , 就很难治好了 。
即使是发病很低的男性乳腺癌 , 古代医籍中也有描述 , 在17世纪初 , 明代一部叫做《证治准绳》的医书中 , 记录了一例男性乳癌的病例 。 这个病人在发病之前 , 曾经因为几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考上而闷闷不乐 。 后来 , 发现左侧乳头常常有小量分泌液流出 , 不久乳头旁出现肿块 。 由于没有及早诊断和合理治疗 , 肿块增大、溃破、变成岩穴之状 。 这些记述 , 基本上符合乳腺癌的症状和演变 。
另外 , 历代中医文献还记述了喉癌、食道肿瘤、胃肠道肿瘤、甲状腺肿瘤、皮肤肿瘤等 。 中医学虽然早已认识到有些肿瘤是属于难治之症 , 然而对肿瘤并不是束手无策 。 除了重视对全身的整体治疗外 , 还包括针对肿瘤病变的药物治疗和手术割除的措施 。 3.
中医对肿瘤的治疗的认识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提到 , 对肿块这类病症 , 应该采用促使它消散的的治疗方法 。
1700多年前的名医华佗 , 对于腹内的结块 , 在使用针刺术和药物都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时 , 就给患者施行全身麻醉 , 采用手术割除医治 。 这些结块 , 很可能包括了某些肿瘤在内;公元7世纪《晋书》里写道:“景帝目有瘤疾 , 使医割之”
。 这是最早明确记录采用开刀切除眼部肿瘤的病例 。
除直接切除肿瘤外 , 历年来 , 中医在肿瘤的治疗上不断更新 , 主张内服与外敷相结合 , 内外夹攻 , 以消癌瘤 。 内服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方面的中药 , 以便纠正体内的阴阳平衡 ,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抑瘤消瘤;外敷峻烈有毒之品 , 以求以毒攻毒 , 化瘤散结 。 相当于西医的全身化疗与动脉介入、放射线照射相结合 , 即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 给癌瘤造成灭顶之灾 。 更为珍贵的是 , 古代医家还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应用至今的有效肿瘤治疗方药/方剂 , 具有代表性的有小金丹、西黄丸、大黄蛰虫丸、六神丸、片仔癀、消瘰丸、桂枝茯苓丸、海藻玉壶丸、当归龙荟丸 , 梅花点舌丹等等 。
近几十年来 ,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渗透 , 取长补短 , 优势互补 。 中医药在配合手术、放疗、化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术前服用中药 , 可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后用中医药治疗可减少术后发热、贫血等症发生 , 促进手术创口愈合 , 提高和恢复有关脏器的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配合放疗、化疗 , 可减毒增效 , 即减轻因放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 白细胞下降 , 减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减少因放疗引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