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与心态( 三 )


自己不想改 , 谁也改不了 , 自己想改变 , 谁也拦不住 。
4.把养花当作乐趣,须具备怎样的心境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养花” , 全篇也没有一处离开养花 。 但是 , 在字里行间 , 我们又听到作者另一个声音:“生活是多么有趣啊!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它简直就是一篇生活的赞歌 , 洋溢着对美的事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 作家只字没有提到这个意思 , 可是每个字又都包含着这个意思 。
这篇散文因为有了这样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 , 才会让人感到味之不尽 , 富有魅力吧!
这种弦外之音是打哪里来的呢?它是打作者的心里传出来的 , 它是作者的心声 , 它不是硬塞进去的 , 不是技巧 , 不是寓言之类的“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 。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 , 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 。 ”心灵中没有的东西不可能流淌于笔端 。
若是老舍先生不是这般打心眼里热爱新生活 , 若是他没有那样一棵善良、美好的心灵 , 他是发不出这样的弦外之音的 。
他心地太美、太善良了 , 他太爱美好的东西了 。 他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就难过;抢救风雨中的花草 , 累得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 他感到说不出的有意思;他甚至会感谢起花草来 , 因为它们给了他快乐……散文中流露出的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正是源于老舍的那颗美好的心 。
5.为什么养花心情好花是什么?花是一种氛围、一种心情 , 更是一种情趣 。 雪白的茉莉如珠似雪 , 花香令人忘忧;栀子花如同碎金 , 暗香浮动的时候 , 甜蜜又温馨;“傲骨梅无仰面花” , 此言真的不虚 , 腊梅花一朵朵如同金色的玉雕成的 , 玲珑、剔透 , 又有玉的质感 , 其香透彻肺腑 , 直沁入骨;水仙花开的时候 , 正是寒残的新春 。 花同人一样在季节里轮回 , 季节也在花上留痕 。
喜欢养花 , 并非为了追逐时尚 , 而是与生俱来的 。 最早喜欢的是文竹 , 栽在一个别致的花盆里 , 摆到桌子一角 , 读书之余两眼享受着它的飘逸感 , 别有一番滋味 。 曾经读过“庭栽栖凤竹 , 池养化龙鱼”的句子 , 可借以喻为真实写照 。 现时下 , 东南西北花木荟萃 , 姹紫嫣红姿色万千 。 花木作为一种观赏性、装点性极强的物种 , 倍受世人推崇 , 也已走入千家万户 。
喜欢养花的人也大多情趣相近 , 他们大都温和、恬静、淡泊、愉悦 , 他们给花以尽心的照拂 , 花也同样滋润着他们的身心 , 在每一个平淡的季节里 , 带给他们的都是不平淡的温馨与喜悦 , 以别人无法听懂的语言 , 让他们独自去倾听心灵的声音 。 孤独到极点 , 却又喧闹到了极致 , 最终成了一种平静的愉悦 , 独自在心灵里无言可以诉说 , 如同云卷云舒 , 恰似花开花落 。 清代的曾国藩曾经说过这的一句话:花草和主人的气数一致 , 花草繁茂旺盛 , 必主兴旺之家 。 这句话听起来固然似乎有些唯心 , 但是细想起来却有不尽谬然 。 设想一下:一个人 , 每天见到自己养的花草葳蕤生长的那种心情 , 又怎么能够和一睁开眼就看到花草零落萎败的心情同日而语呢?!花草树木同主人的气数即使没有多大的关联 , 但对人影响 , 也应该是有的 , 该是对人的情绪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吧?所以 , 把花养好 , 是每一个爱养花的人的最大的心愿 , 在这种心愿之下 , 他会向别人虚心请教 , 自己再细心摸索 , 辛辛勤勤、尽心尽力、耐心细致 , 先花之寒而寒 , 后花之暖而暖 , 付出的是体力上的辛苦 , 收获的却是心灵上的愉悦与满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