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笋高产栽培技术( 二 )


竹鞭管理
竹鞭生长的顶端优势极强 , 每年一般可延伸2-3米 , 最长可达7米以上 。 若不作适当处理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竹鞭生长旺盛 , 形成大量的长鞭段 , 而有效发笋鞭比例小;二是竹鞭受趋肥性影响分布于土壤表层 , 不能深入土中 。 对此 , 应进行适当的断鞭和埋鞭 。
1、断鞭应掌握好断鞭的时间和强度 。
(1)断鞭时间:应根据竹鞭生长规律决定 。 一般7-9月间进行 , 因为此时断鞭后还能抽鞭 。
(2)断鞭长度:应做到“壮鞭轻断、弱鞭重断” 。 幼壮龄鞭段所占比例多的竹林断鞭宜轻(短) , 可以迅速增加发笋鞭段;老龄鞭段所占比例大的竹林新鞭宜重(长) , 以促进生长 , 调节鞭的生长势;在新老鞭比例适中的情况下 , 粗壮鞭宜轻(短) , 细弱鞭要重(长) 。 这是因为粗壮鞭生长势更旺;弱鞭如果轻断 , 即新鞭长势太弱 , 无法形成强壮的发笋鞭 。
2、埋鞭竹鞭浮于表面主要是因竹鞭的趋肥性或不良管理引起的 。 特别是跳鞭(常露出地面一段后 , 再入土中) , 如把这些竹鞭掘去 , 将致使两端竹鞭都受影响 , 上端的死了 , 下端的常流出伤流液 , 影响了产笋和母竹的生长 。 因此 , 必须进行埋鞭 。
(1)埋鞭的时间:宜于6-9月分数次进行 。 在此过程中 , 首先应有养鞭措施 , 然后断鞭挖笋 。 梅鞭以养为主挖为副 , 伏鞭以挖为主埋为副 。 6月份发的竹鞭留养成为骨干鞭 , 7-9月的鞭有选择地埋养 , 10月下旬以后的竹鞭已停止生长 , 不必再行埋鞭 。
埋鞭应选择肥大而先端呈淡黄色的幼鞭 , 每株母竹埋5-6条为宜 , 多埋则互相牵制 , 反而不利 。
(2)埋鞭方法:可先掘深40厘米、宽30-40厘米的沟 , 将鞭置于其中 , 鞭梢向下 , 若挖沟时发现有一年的老鞭 , 则新鞭应放在老鞭之下 , 使其深入土中 。 鞭放好后先覆土10厘米左右踏紧 , 加施适量肥料 , 再加土填平 。 以后 , 如发现伸长又现于地表者 , 及时再进行埋入 , 通常一条鞭要埋3次以上 。
母竹留养
四季产笋的毛竹林 , 母竹留养量应逐步达到180-200株/亩为好 , 即每年的新竹留养量为60株左右 。 竹龄结构调整1、2、3度竹为1:1:1 。
留养母竹以出笋的高峰期的后一时段为佳 。 因为此时对竹笋的产量影响不大 , 且不影响母竹的质量 。 过早即养分消耗多 , 新竹的生长势必压制晚期竹笋生长;过迟即影响母竹质量 。 对新留的母竹应于当年秋季进行钩梢 , 因为集约化经营的竹林地较疏松 , 易受风雪危害 , 通过钩梢可以减轻和防止风雪引起倒卧 。
科学挖笋
1、挖冬笋技术挖冬笋的方法有三种 。
(1)全面翻土挖笋:此法可结合冬季松土进行 , 细致深翻 , 可一次性挖掘 。
(2)沿鞭翻土挖笋:要选定3-4年生的壮龄母竹 , 择其枝叶浓密、叶色深绿中带有数片黄叶的孕笋竹 , 在其附近浅挖 , 找到黄色或棕色壮鞭后 , 沿鞭跟踪竹鞭向下伸的地方大多可找到冬笋 , 砍断笋与鞭之间连接的“螺丝钉”即可取出笋 。
(3)开穴挖笋:冬笋是春笋的前身 , 挖掉冬笋能促进竹鞭上其它笋芽的生长 , 但挖过冬笋的竹山 , 春笋的出笋期要推迟10多天 。 大多挖冬笋都在休眠期一次性挖取 , 但最好是分2次挖取 , 初冬先挖1次 , 待进入休眠期再挖1次 。 笋用竹山通常把冬笋挖光 , 促使其它笋芽生长成春笋 , 故有“挖光冬笋 , 促发春笋”之说 。 小年竹山一般不挖或少挖冬笋 。
2、挖春笋技术春笋分为潭笋和毛笋两种 , 笋尖未露地面者称潭笋 , 笋尖已露地面者称毛笋 。 挖春笋要按照出笋迟早分期分批进行 , 挖掘春笋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挖断竹鞭 。 挖笋后要及时盖土 , 以免竹鞭裸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