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瓣小组看当代年轻人的五个特质( 三 )


这个小组八卦的对象并不是明星 , 而是一位名叫“晚晚”的网红 , 她发迹于豆瓣 , 过往经历中不乏黑料 。
小组成员们把研究、吐槽晚晚的内容称为“晚学” , 目前小组已经有超过20000名“晚学博士” 。
他们讽刺晚晚以“媚男”为原则的妆容和穿搭 , 也讽刺她依附男性的人生经历 。
打开“晚学”小组 , 不仅能看到戏谑的吐槽内容 , 也能看到不少深度探讨 , 诸如《摆脱男性凝视 , 树立我本位思想》《论女性“向下”的自由》《父权制下的爱与物化》等论文级的发帖 , 已经从晚晚个体的经历延伸出对女性群体社会地位及人生追求的深度思考 。
豆瓣小组的高门槛和私密性 , 为年轻人的深度思考提供了一片安静的空间 。
在这个“温室”里 , 年轻人的思维之花得以绽放 , 他们不再浮光掠影地体验生活 , 而是带着“社会学家”一般的精神 , 从生活的表皮渗透进去 , 获得更深度的体验与收获 。04直面当下又逃离当下 , 在矛盾中寻找精神寄居地
前男友结婚了 , 留在十八线城市的老同学月入过万了 , 同事的牙比我长得整齐 , 同龄人都结婚备孕定居了……打开豆瓣“同辈压力研究中心”小组 , 心理脆弱的人可能瞬间被压垮 。
在这个豆瓣小组里 , 有超过20万年轻人在倾诉自己、聆听别人的同辈压力(PeerPressure) 。
他们不分享来自长辈、领导的压力 , 只专注于分享由同龄人带来的压力 , 因为同龄人带来的压力更尖锐、更让人难以启齿、更让人感到被孤立 。
社交网络的存在 , 扩大了同辈压力的影响半径 。
过去的人们只会和自己身边接触的人比较 , 但在社交网络上 , 他们能看到无数个年龄相仿的人 , 并且他们分享的内容很可能都经过了精心修饰 , 更容易让人感到压力 。
在“同辈压力研究中心”小组中 , 就有小组成员表示因“99年网红vlog中分享的奢华生活”而感到焦虑 。
在小组中 , 年轻人直面当下生活的重锤 , 在同辈压力和网友的宽慰中校准着自己的“社会时钟” 。
在直面现实生活的同时 , 豆瓣小组的年轻人也在试图“逃离当下” , 展现出当代年轻人矛盾的一面 。
普通青年向往诗和远方 , 豆瓣青年却已经直接定居在“过去”和“未来” 。对数十万年轻人而言 , 豆瓣小组就像一扇任意门 , 让他们可以成为赛博世界的“时空穿梭者” 。
在“假装活在1980-2000年”豆瓣小组中 , 有87000多名“时空穿梭者”每天分享着他们或过时、或超前的生活“日常”:购买了诺基亚手机、买了王菲的新专辑、正在收看动画城播放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从豆瓣小组看当代年轻人的五个特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在“假装生活在2050年”豆瓣小组中 , 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画风 。
最令这个小组成员头疼的问题是:“我的电子猫想杀了我 , 怎么办”、“谈了七年的机器人女友出事故恢复成出厂设置了”、“做永生实验用的十个克隆人逃出去了”……
在“穿越”的背后 , 实则是“逃离”的心态——逃离当下的生活 , 毕竟在过去和未来 , 没有996、没有内卷 , 也没有不完美的现实 。
这些“穿越”小组 , 给年轻人提供了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土地 , 让他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编织出充满细节的乌托邦 。05不做孤岛 , 乐于充当另类“人生导师”
当代年轻人都自诩患有社交恐惧症 , 但是在豆瓣小组上 , 却活跃着无数“热心群众” 。
如果把豆瓣比作一个赛博城市 , 他们扮演的就是街道办主任的角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