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 流民安分为哪般

丁、吴荒时期,许多地方发生了劫掠、盗匪事件。据《申报》8月27日报道,光绪三年:“饥民正以极快的速度抢食,甚至拦路劫掠,私加枷锁,写道:‘王法难犯,饥则难行’。”
蒂莫西·理查德在山东救灾时,曾两次被当地人邀请担任暴动领袖。当时,李提摩太在山东青州府——

流民 流民安分为哪般


文章图片

蒂莫西·理查德夫妇
“6月30日,两位学者来拜访我。他们都是学者,年龄在30到40岁之间,一个来自寿光,一个来自宜都。我太忙了,没有时间接收。他们同意第二天回来。第二天,他们一进门,就跪下来要求做我的门徒。谈话结束后,我明白他们是一大群人的代表,大家都希望我能成为他们的领袖,举行一场暴乱,因为当局不能提供食物,他们不能生活。他们已经安排好了房子,无数人准备接受我的命令。我告诉两个人民代表,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这样的事情,因为这样只会加重人民的痛苦。一旦暴乱开始,没有人知道它将如何结束,但毫无疑问,它将造成大规模的流血事件。我建议他们采取建设性的方法,而不是通过破坏来改善人们的处境。”
两天后的7月3日晚上,他第二次被“邀请”。蒂莫西·理查德再次婉拒了人们的“盛情款待”,并给了人们“一张大大的海报——当天下午在全城广为张贴,上面写着《主祷文》中的解释和劝诫”。
纵观历史,大灾难往往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但丁饥荒期间和之后,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运动。
这是为什么?
拯救生命和防止流动
在最后一个连载中,我们简要介绍了丁吴灾荒中的救灾情况。不可否认,无论是官方救济、商业救济还是教育救济,救灾都存在巨大的缺口,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与过去相比,这种救济在规模和有效性方面仍然引人注目。
粥厂的大量建立和“以工代赈”的出现,在减少死亡和稳定人心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以《申报》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对“丁屋黄奇”进行了报道和评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救灾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流民 流民安分为哪般


文章图片

同时,清政府一方面挽救生命,另一方面加强“反流”。即防止农民外出逃离农村,形成大规模的“难民潮”。清政府应对“难民潮”的主要手段包括:严令灾区各级官员和乡村保安员严防难民外流,对不执行者严惩不贷;设卡拦截,即在交通主要道路设置检查站,劝导或强制阻止难民通行;“资本输送”,即政府向流离失所者发放通行费和口粮,并派人护送流离失所者返回故里;“留养”,即暂时向暂时无法返回家园的流离失所者提供口粮和住所,待条件允许后再返回家园;由于太平天国、捻军镇压和西北“民变”起义造成的大量人口损失,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无主荒地”,清政府也就地安置了少量难民。
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实的压力,降低了大规模“内乱”的风险。
大约有2000万“难民”是在丁、吴时期的饥荒中造成的。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些流离失所者中的很大一部分最终形成了有序或无序的定向迁移。这将在下一节中详细描述。
向西走,闯关东
清初以来,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向内蒙古移民开垦的现象时有出现。到了19世纪初,移民规模越来越大,在口外逐渐形成了新的移民成片定居的垦殖区。在丁吴灾荒期间和之后,这种移民潮更是不可抗拒。虽然这会导致蒙蒙两国各种矛盾的升级和激化,但清政府为了缓解现实的压力和风险,采取了心照不宣的态度。后来逐渐主动实行开荒政策,鼓励陕西、山西、甘肃移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