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剧 经典IP再次翻拍口碑参差不齐 翻拍剧扎堆上映 毁经典还是成经典( 二 )


尽管如此,在2019年待播的翻拍剧名单中仍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新神雕侠侣》《绝代双骄》等。总体来看,这种“新瓶装旧酒”的翻拍形式虽然赚足了噱头和关注,但经典的影响力未能延续,口碑收视双扑街就意味着并没有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在专业影评人杜娟看来,目前还是有一些成功的翻拍影视作品。比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和《来电狂响》,作品落地化了中国特色,既有时代气息,又产生了新的内容。而《倚天屠龙记》被翻拍过多次,其间有几版人物角色形象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主要原因是演员带来的差异感,故事本身震撼力越来越弱了。“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更喜欢经典版本。也就绕回了前面谈到的作品新颖性。新颖性是取决于一个作品能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这里倒不是反对迎合观众的口味,也不是指责媚俗的平庸,只是套路化的框架往往带来的是审美乏味。但如果翻拍版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超越经典版本,我想我也会喜欢的。”
观众不断迭代更新,让不少翻拍剧成为“新剧”
既然观众吐槽声不断,豆瓣评分一再出现新低,那不断翻拍影视作品的原因和意义在哪里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影视公司工作人员在采访中表示,翻拍剧之所以会不断出现,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原作有较强的受众基础,容易形成话题效应。并且,翻拍剧在剧作层面也有原作的基础,在创作、宣发等方面都有优势。另外,大部分的翻拍剧都是公共IP,不需支付高昂的版权费用。最近《新白娘子传奇》《倚天屠龙记》等几部翻拍剧在热播,这些翻拍剧所涉及的题材往往对弘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有助力作用,而最近几年古装剧在政策上持续收紧,这类翻拍剧恰好能避开政策限制,所以一定程度上影视公司把观众对古装剧的收视需求转移到了翻拍剧上。但也必须承认,大量翻拍剧的出现也说明目前我国在剧本原创的主动性和能力方面存在问题。
对这个问题,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副教授于利平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影视作品的制作跟技术发展有密切关联。经典版本自然有其经典之处,但十几年前的作品在一些方面尚不成熟,不可避免会留有遗憾,那么现在拍摄手法、技术、设备和资金方面都有足够的条件,所以翻拍新版本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山东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文学编辑、策划古若村认为,观众是不断迭代的,对于很多新生观众力量——例如00后来说,对《封神演义》这类经典剧可能只是耳闻,并不一定看过,因此当翻拍剧出现时,对新观众而言其实就是“新剧”,他们对翻拍剧的接受度与“老观众”必然是不一样的。另外,现在观众的圈层划分越来越细化,收视喜好也更加多元,观众对一部剧的评价标准、接受度已经无法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拿当下热播的《新倚天屠龙记》来说,即使很多观众觉得在剧情上有很多问题,但也会为了看一些细节或者演员继续追剧,比如有人就会为了赵敏的扮演者陈钰琪而一直追下去,并在一些网络社区讨论得热火朝天,陈钰琪甚至还亲自发帖与网友互动。这种对翻拍剧接受度与之前单纯关注剧情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并且也能够体现出演员强大的带动作用。
影视剧翻拍不能一味守旧,创新也是核心所在
在古若村看来,翻拍剧存在的核心问题是改编幅度能否被观众接受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剧情不变化、照搬原作,会被吐槽没有新意;但是改变了原作、颠覆传统情节,又有可能背离观众期待,不被观众接受。此外,现在很多翻拍剧追求画面的精美华丽,但往往用力过足,导致失真。例如王丽坤版的《封神演义》,很多观众吐槽“商朝怎么就有了铁器”、“商朝的衣服怎么会这么华丽”,甚至妲己给灾民发放救济粮时,观众吐槽灾民“面色如此红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