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达到这个标准后,耳朵表示舒服了

面对视力表心慌慌 , 那试试听阈测试
首先我们从听觉感知说起 , 人耳听觉能感受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 ,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 。
一些动物能听到次声和超声 , 比如大象能够发出并听到次声 , 而蝙蝠、海豚能够发出并听到超声 。
声音强度很大时 , 次声和超声可通过非听觉途径作用于躯体 。
由于人体器官较低的固有频率在次声范围内 , 当次声作用于人体会产生共振 , 引起生理反应和病理变化 , 高强度的次声可损伤人体内脏 , 所以军事上有研制次声武器 。
高强度的超声会损害人体组织 , 主要是因为超声的热效应和空化效应等 , 这些效应的物理学基础是粒子的机械振动 。诊断超声所用的剂量远低于治疗超声 , 所以不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
人耳听觉能感知到的最小声强(即声波平均能流密度的大小 , 用于描述声音大小)称为听阈 。不过 , 不要误以为听阈是一个固定值 , 主观判断听到和听不到之间没有一个很明显的界限 , 在声音强度很微弱的时候 , 被试者其实是时而能听到 , 时而听不到 。
作者(右一)在爱耳日活动中为老年人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因此 , 要准确地测量听阈是有一定困难的 。
临床测试时 , 研究者会把被试者做出50%反应时的最小听力级(Hearing Level , HL)作为听阈 。将听力正常青年人所能听到的平均最小声压级定为听力零级 , 即0dB HL 。
1997年 ,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气导平均阈值 , 将听力损失分级标准定为4个等级 , 具体分级见表1 。
声环境达到这个标准后,耳朵表示舒服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表1 WHO(1997)听力损失分级标准(0.5、1、2、4kHz平均听阈)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2021年WHO发布了新的听力分级标准 , 考虑到听力损失者在噪声环境中和安静环境中的不同表现 , 轻度听力损失起始值从26dB HL降低到了20dB HL 。
轻度听力损失者在安静环境中交谈没有问题 , 但是在噪声环境中可能听不清谈话声 。并且新的分级增加了单侧听力损失的标准 , 具体分级见表2 。
声环境达到这个标准后,耳朵表示舒服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表2 WHO(2021)听力损失分级标准(0.5、1、2、4kHz平均听阈)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警惕环境里的噪音
从听力分级标准中可以看出 , 正常听力的人能听到小于20dB HL声强的声音 , 但是当声强达到120dB HL时 , 我们将会浑身不适 , 难以忍受 。
我们日常所处的声环境中 , 不同的声源所产生的声音强度有所不同:从最小的耳语到高声交谈 , 声强大约在20~80dB HL之间;在工厂的生产车间里 , 噪声级经常高于85dB(A)以上;割草机发出的声音强度能达到100dB HL;赛车、飞机和鞭炮的声音强度能达到120dB HL以上 。
在使用声级计进行环境声强级测试时一般使用A计权 , 单位用dB(A)表示 , 此处单位标为dB HL的环境声强是将dB(A)转换成了听力级 。
声环境达到这个标准后,耳朵表示舒服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同声源的声音强度与频率分布
(图片来源:http://bestlab.shal.ac.cn/301/disanzhang2.html)
如果人持续待在85dB(A)以上的声环境中 , 就可能导致听阈出现暂时性阈值的改变 , 所能听到的最小声强将增大 。若是不能及时转移到安静的环境中 , 听力则可能出现永久性听阈改变 , 即出现噪声性听力损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