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乡里乡亲

【青未了/乡里乡亲】乡里乡亲(原创)文/桑庆菊(济南市钢城区)是因为惊觉了流年的匆匆 , 还是顿悟了记忆的珍贵 , 怎么越长一岁年纪 , 怀旧的情绪也随着多了一分?总是会在漫不经心的日子里 , 很不经意地就想起从前 。对于从前 , 记起最多的当然还是从小长大的村庄 。低矮的石墙院 , 门前的小河流 , 山上的羊肠道 , 满山的野花香……还总记起打麦场上那群玩疯了的猴孩子 , 谁是鼻涕虫 , 谁是小坏蛋 , 谁的嘴最甜 , 谁的手最贱……都记得呢!那时候孩子之间天天疯玩在一起 , 大人之间更是心无芥蒂 , 相互帮忙 , 相互接济那是经常 , 正如本山大叔唱的那样 , “乡里乡亲都和睦 , 老少爷们更合群” 。很多人都吐槽现代人的“对门不相识 , 彼此不通气” , 总以为是人情变淡、人心冷漠使然 , 我倒觉得也不完全是 , 更多应该是居住环境的改变和工作时间的原因导致 。现在人们大多住楼房 , 空间相对密闭 , 地板地砖不耐脏 ,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 有人上门 , 那得热情地泡茶敬烟 , 你若连喝带抽的吧 , 很容易把人家搞得乌烟瘴气 , 你若客气地不喝不抽吧 , 又显得生分尴尬 , 真的是用也不是 , 不用也不是 。再就是现代人工作时间紧 , 难得在家 , 人家可能需要休息或者着急干家务 , 真没时间陪你闲坐闲聊 , 所以不是人家拒绝你串门 , 而是每年个人都识趣地尽量少串门少打扰 , 保持距离 , 彼此方便 。当然久而久之确实就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变淡 , 没有了从前邻里之间的热络和亲切感 。说起邻里 , 我印象最深的是和我家一墙之隔的段家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我出生之前都已作古 , 所以对于所谓的隔辈亲我毫无感受 , 反而对这位邻家奶奶很有印象 。段家奶奶瘦高个 , 缠过的小脚 , 但身板硬朗 , 腰不弯背不驼 , 很周正很利索的一个人 。相较于段家奶奶的硬朗 , 段家爷爷的身体好像不是很好 , 打我记事起 , 他就拄着拐棍 , 腿脚很慢 , 下巴颏留着长胡子 , 沉默寡言 。我们两家之间隔一堵共用的石墙 , 墙不高 , 一探头能彼此看见 。在忙完家务难得的清闲时光里 , 邻家奶奶会和母亲扒着墙头聊一会儿家长里短 。母亲称呼奶奶”婶子” , 奶奶比着她家的孩子称呼母亲“他大姐” 。那时候农村的条件还很差 , 但是两家不论谁家做了稍微稀罕点的饭食 , 都会盛一碗递过去 , 也不用出院门去送 , 扒着墙头喊一声 , 来回传递 。“他大姐” , 母亲听到墙那边奶奶在喊 , 赶忙边答应着边来到墙根下 。奶奶说:“我做了糖包 , 给你家孩子个” 。母亲推辞说:“不用啊婶子 , 俺叔牙口不好 , 留给俺叔吃 , 小孩子吃啥都行 , 不用惯着他” 。奶奶说:“小孩子不嫌少 , 给他个解解馋 , 有你叔吃的” 。母亲便不再推辞 , 接了过来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 , 那边递过来的东西 , 大概一多半进了我的肚子里 。当然我家做了好吃的 , 母亲也不会忘记递一碗过去 。母亲喊:“婶子 , 我擀了鸡蛋面 , 给俺叔一碗尝尝” , 那边奶奶也是一边答应着一边来到墙根下 。“不用啊 , 他大姐 , 你家孩子多 , 匀不到头 , 甭惦记着给你叔” 。“还有呐 , 婶子 , 您年龄大擀不动了 , 咱自己做的劲道 , 让俺叔尝尝” 。奶奶也不再推辞 , 接过去了 。一般接过来的碗 , 都不会倒下东西递回空碗去 , 都是连碗留下 , 待下一次有点稀罕东西的时候 , 再盛上一碗才送回去 , 他家亦然 。那时候条件差 , 有稀罕东西的时候毕竟少 , 所以传递的东西有时候可能就是刚熬的红豆粥 , 也或者是新鲜出炉的烤地瓜 , 又或许是半块豆腐 , 甚至是刚刚拾出锅的窝头 。东西不在于孬好 , 一来一往之间 , 增进的是彼此记挂的那份人情 。我惦记着你家有年长的老人 , 你记挂着我家有年幼的孩子 , 一碗家常饭 , 情意永相牵!正应了儒家那句:“老吾老 , 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 , 以及人之幼” , 这在母亲和邻居奶奶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两个地道的农村妇女 , 没有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 , 纯粹是农村人特有的淳朴热情 , 善良厚道使然! 冰冷的一堵石墙没有隔断两家的情谊 , 一来一回的传递 , 是满满的烟火人情 , 是农村人特有的古道热肠 。每每忆起 , 心底还是满满的感动满满的暖 。乡里乡亲 , 一个亲字让人久久无法释然 。忽然好想念以前的乡邻、一起的玩伴 , 好想再跟他们一起去趟一趟儿时摸鱼的河 , 爬一爬曾经拾柴的山 , 从头道一道几十年的家长里短…… 时间不会延长距离 , 只会叠重思念 。白云苍狗 , 光阴似箭;沧海桑田 , 世事变迁 。这世上永恒不变的 , 大概就是美好的记忆 , 纯真的情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