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雄安丨梁沟二村:芦苇致富叩响乡村振兴大门

在雄安新区白洋淀以东 , 倚淀而建的千里堤迤逦蜿蜒 , 沿堤排列的大小村庄 , 就像一串珍珠 , 镶嵌在堤旁 , 雄县七间房乡梁沟二村就是其中的一颗 。历经时间的洗礼、岁月的磨炼 , 在传统历史与现代技术的激荡中 , 梁沟二村正在焕发新的光芒 。
家乡雄安丨梁沟二村:芦苇致富叩响乡村振兴大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61年以前 , 梁沟是一个整体村 , 后来才一分为四 , 成为四个村子 , 村里的老街 , 就在梁沟二村 。”在村里当了几十年村干部的老支书李卫民介绍 , 过去老街连着渡口 , 是这一带的繁华商街 , 卫生院、小卖部都在这儿 , 梁沟二村的老街也是《小兵张嘎》主要拍摄地 。中国雄安官网毛鹤然 摄
家乡雄安丨梁沟二村:芦苇致富叩响乡村振兴大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雕花石墙、木格窗户、老式门锁 , 这座青砖灰瓦的民居已经有100多年历史 , 保存完好 。李卫民说 , 这些年来 , 梁沟二村的许多户人家已经搬出去了 , 但村里的老建筑还在 , 芦苇杆垫的地基 , 淀泥糊平的土墙 , 每一处都有着时间的韵味和沉淀 。中国雄安官网毛鹤然 摄
家乡雄安丨梁沟二村:芦苇致富叩响乡村振兴大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与静谧老街不同的是 , 走到梁沟二村的村边 , 冬日暖阳透过金色的芦苇荡 , 斑驳地洒在水面上 , 将周边景色柔化在阳光中 , 融入心间 。一转眼 , 摇曳的芦苇到了收获的季节 , 梁沟二村逐渐热闹起来 。中国雄安官网毛鹤然 摄
家乡雄安丨梁沟二村:芦苇致富叩响乡村振兴大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些年 , 七间房乡梁沟二村通过成立芦苇工艺专业合作社 , 吸纳留守妇女、老人就业 , 实现芦苇产品的批量生产 。昔日并不起眼的芦苇 , 如今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小金条” ,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成为“上班族” 。中国雄安官网毛鹤然 摄
家乡雄安丨梁沟二村:芦苇致富叩响乡村振兴大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兆龙芦苇工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建光说 , 眼下到了冬闲时节 , 村民们会来到合作社工作 , 去到淀里 , 将芦苇收割打捆 , 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 , 村民进行人工编织处理 。这些芦苇加工成的苇席、苇帘、吸管等产品 , 销往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 。中国雄安官网毛鹤然 摄
家乡雄安丨梁沟二村:芦苇致富叩响乡村振兴大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合作社里 , 随处可见村民手持工具劈芦苇的身影 , 随着利落的“咔嚓”声 , 芦苇杆一分为二 , 进入下一步编织工序 。李建光说 , 最忙碌的时期 , 合作社有400多人 , 这道割芦苇的工序按计件算工资 , 一天下来 , 村民可以收入一二百元 。中国雄安官网毛鹤然 摄
家乡雄安丨梁沟二村:芦苇致富叩响乡村振兴大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随着订单数量逐年增加 , 手工制作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 合作社自制了割芦苇机器 , 节省制作时间 , 提高出货率 。李建光说 , “机器主要是留给稍微年轻的村民使用 , 在合作社工作的这些村民很多都是十几年的老员工了 , 我们不能以科技进步为借口 , 抛弃村里这批留守老人 。”中国雄安官网毛鹤然 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