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家买米的店在天潼路792号 , 从相邻的徐家花园穿出来没几步就是 。这是一家元老级米店 , 名为新合盛米号 , 创建于清同治四年 , 即1865年 。里面不仅卖米 , 还卖面粉 , 切面、馄饨皮、饺子皮等 。米店的柜台上放着两个小木盒 , 里面盛放着米的样品 。买米的人站到柜台旁 , 用手掬起一小把米可以品评米的质量 。那时买米要凭购粮证 , 米分为大米与籼米 , 大米是单季稻 , 口感绵软 , 但涨性不好 。籼米是双季稻 , 涨性好 , 但吃起来比较硬 。大米的价格比籼米略为贵一点 , 外婆煮饭时会把两种米混在一起烧煮 。米店里有好的大米进来时 , 邻居们会奔走相告 , 店门口便会排起长长的队伍 。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米店柜台旁放一台磅秤和一个方形漏斗 , 布袋装的米和面粉随意地躺在店内各个角落 。那个方形漏斗的出米口侧斜着 , 便于购米人套上米袋 , 店员把米称好后会提醒顾客把袋子张大一点 , 以免米漏出来 。一声“好了” , 一粒粒雪白的米便哗啦啦地从斗里倒入口袋 , 装好后再从旁边的柱子上拿一段麻绳把袋口捆好 , 往肩上一扛就可以回家了 。这是个力气活 , 通常是舅舅去买的 , 我喜欢跟着舅舅去 , 帮他把口袋套在漏斗上 , 有一次因为我没把米袋抓紧 , 致使漏斗里出来的大米撒了一地 , 帮了倒忙 。虽然舅舅没骂我 , 我却吓得哭了起来 。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开心的是去米店买山芋 , 因1斤粮票可以买7斤山芋 , 所以很受居民青睐 。只要弄堂里邻居一声喊:“山芋来了!”外公便赶紧拿上一只大竹篮 , 牵着我的小手 , 急急前往弄堂隔壁的米店 。到了那里 , 只见米店门口停着一辆大卡车 , 伙计们忙着把装在麻袋里的山芋倒出来 , 一会儿工夫就堆起小山似的山芋 , 空气里顿时弥漫着阵阵带土腥气的甜香 。邻居们自觉地排成一列长队 , 站在队列中的我有些兴奋 , 小脸红扑扑的 , 米店伙计用簸箕将山芋铲到顾客的竹篮里 , 称好分量 , 一个接着一个 , 那个场景有些热闹 , 有些喧哗 , 却洋溢着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时 , 我们最期待卡车装来的是栗子山芋 , 因为吃起来粉糯有栗子味 。它最适合做汤山芋 , 把山芋去皮后切成小块 , 放进锅里 , 再加上切成小块的年糕和几片桔子 , 黄、白、红相间 , 就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点心 。如果生吃 , 就要选红皮白心的 , 它汁液充足 , 咬一口又甜又脆 。山芋还可以蒸来吃或是在炉子上烘 , 烘山芋特别香 ,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 , 外面北风呼啸 , 躲在自家的小楼里 , 手里拿着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烘山芋 , 呼哧呼哧地吃着剥去皮的黄澄澄的糯糯的烘山芋 , 满满的幸福感 。
如今 , 两家店都已随风而逝 , 但却顽强地留存在我记忆深处 。
作者及画家介绍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惜珍
惜珍 , 本名朱惜珍 。上海作家 。
著有《海上学人——一蓑烟雨任平生》《永不飘散的风情》《花园洋房的下午茶》《梧桐深处的别恋》《走近草根艺人》《在上海寻找上海》等城市文化主题专著 。2016年出版的《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全三册)至今已多次重印 , 其电子书已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埃默里大学图书馆引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