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柴米油盐酱醋茶 , 是日常生活的刚需 。天潼路上自然少不了这样的店铺 , 它们承载着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惜珍
画/李知弥
新合盛米号及仁和酱园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山海关路的酱园彩绘
当年 , 天潼路上的商店五花八门 , 鳞次栉比的店铺构成了热闹繁华的街景 , 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天潼路街市 。它既不像南京路和淮海路上的商店 , 会有摩肩接踵的人流 , 也不像如今小镇上的店铺 , 时不时会有旅游者光顾 , 而是透着安静闲适的氛围 。
开门七件事 , 油盐酱醋占了四件 , 可见酱园店的地位 。当年在天潼路福建北路转弯角上有一家仁和酱园店 。因为在路口的转角上 , 所以酱园的门面略带圆弧形 。这家酱园店门庭十分轩朗 , 雪白的粉墙上刷着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大的黑字“仁和酱园” , 很远就能看到 。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酱园门前两扇高耸的黑漆大门威风凛凛 , 进门的门槛很高 , 门前有一级台阶 , 里面层高超过3米 , 显得十分空旷 , 夏天从毒日头下跨进酱园店会有沁人的凉意袭来 。当年酱园店的品种不像现在那么名目繁多 。油 , 主要是豆油、菜油和麻油;盐只分粗盐和细盐;酱油分为红酱油和白酱油 , 白酱油又叫鲜酱油 。酱分成豆瓣酱、甜蜜酱和辣酱 。醋也只有两种 , 即米醋和镇江醋 。
这家店所有的油盐酱醋包括做菜用的料酒都是零拷的 , 当时也没有塑料袋 , 去买的时候必须带上盛器 。这家店最出名的是品种齐全的酱菜 。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和大多数上海人一样 , 我们家早上也习惯于吃泡饭 , 我小时候经常奉命去买仁和的酱菜 。仁和酱园的柜台很高 , 小小的我须得踮起脚尖才能勉强够到 。我最喜欢仁和的什锦菜 , 那是用大头菜丝胡萝卜丝姜丝还有莴笋丝等用鲜酱油和糖腌在一起的 , 品种多且脆爽可口 , 加以红黄绿白黑的色彩十分诱人 , 我喜欢用筷子一根根挑拣着吃 。
最常买的还有宝塔菜、玫瑰大头菜、白糖小酱瓜 。宝塔菜又叫螺蛳菜 , 因它看上去既像宝塔又像是一只只小螺蛳 , 这就增加了吃的趣味 , 而且吃口鲜嫩 。玫瑰大头菜是用芥菜为原料 , 配以红玫瑰糖、老白酱等腌制而成 , 色泽褐红 , 脆嫩滋润 , 回甜清香 。白糖小酱瓜用的是指头粗细的新鲜嫩黄瓜 , 再用上好的酱油腌制 , 堪称酱菜中的贵族了 。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仁和酱园里的腐乳也有很多品种 , 这些腐乳放在一个个大甕里 , 盖子封着 , 打开后可以看见四周整齐排列着腐乳 。去买时 , 店家会小心翼翼地用长长的筷子一块块夹出来 , 有红腐乳、白腐乳、玫瑰腐乳、火腿腐乳、辣腐乳等 。作为宁波人家的小孩 , 我喜欢吃他家的醉麸 , 鲜中带咸 , 绵软有劲道 , 带点酒酿的香味 。
酱菜过泡饭,上海人餐桌的“神来之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