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仆日记 [柏林影评]女仆日记:高冷女仆挣脱封建枷锁

女仆日记 [柏林影评]女仆日记:高冷女仆挣脱封建枷锁


文章图片

女仆的日记
柏林娱乐特辑
现在刚刚是电影节的第三天,《少女日记》已经成为19世纪末第三部以女性为主题的竞赛片。朱丽叶·比诺什在《被遗弃的夜晚》中扮演的北极探险家和妮可·基德曼在《沙漠女王》中扮演的沙漠先锋都是赞美女性力量的真实历史人物。莱娅·瑟杜的解释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女性小人物:一个地位低下的女仆。她“探索”的主要方式是奴性地服侍主人,应对女主和男主的不同需求。
【女仆日记 [柏林影评]女仆日记:高冷女仆挣脱封建枷锁】塞莱斯廷是一个迷人、聪明、美丽的女孩。做了多年女佣,在不同的寄宿家庭吃过不少苦。在19世纪末的西方社会标准中,穷人从属于富人。在塞莱斯特所服务的朗格莱尔斯家族中,女主吝啬而强势,支配着家族的一切,男主软弱而好色,时不时骚扰女佣。塞莱斯廷不甘示弱,不想被赶出家门,因为她的男主人像她家以前的女仆一样怀孕了。她知道如何巧妙地利用她的魅力来控制自己的命运。在遭受女主人异常挑剔的折磨的同时,塞莱斯廷渐渐喜欢上了家里沉默寡言的园丁约瑟夫。随着对约瑟夫的观察,她逐渐了解到约瑟夫的反犹思想和他杀害犹太小女孩的丑恶形象。尽管如此,塞莱斯廷还是愿意跟随他,实施从朗莱尔家偷银器并逃跑的计划。他们打算逃到瑟堡开妓院酒吧,而塞莱斯廷可以为那些光顾的士兵提供性服务。
同样的故事,不同的女仆。原著小说《少女日记》曾被两位电影大师搬上银幕。1946年,让.雷诺阿的电影描述了女仆和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女仆最终获得了完美的幸福;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nuel)1964年的故事主要反映了20世纪初社会政治的极端现象。在贝努瓦.雅克的新版本中,这部电影聚焦于一个女仆的真实世界--缺乏外在和内在的自由。女仆的身份不仅代表着塞莱斯廷在朗莱尔斯家的无奴工作时间,更是可以用金钱计算的“财产”。她的身心必须忠实地为她的主人服务。
塞莱斯廷一直知道她对异性的吸引力以及如何获得他们的注意,但她讨厌那些觊觎她的男主人。从她第一个臭烘烘小气的老男主开始,塞莱斯廷只经历过对男人的暴力和侵犯。她逐渐成为一个又一个贵族老爷的“资产”,因为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然而,塞莱斯廷渴望和园丁约瑟夫私奔。虽然她会被一个新的男人控制,但至少这个男人和她自己是同一个工人阶级。在她的新生活中,她不再需要穿女仆的衣服和被颐指气使。
零散的叙事故事
贝努瓦·雅克(Benoit jacques)小心翼翼地将服装、场景和道具设置成经典的19世纪风格,但故事的叙事相对低劣且缺乏说服力。叙述、倒叙、间奏的衔接没有过渡,毫无目的的情节跳跃总是让人对故事的发展感到迷茫。故事的大背景是塞莱斯廷在朗莱尔斯家当女佣的生活。但她在影片中间不断穿插,找到了新的主人,甚至和主人生病的孩子发生性关系,最终导致男孩的死亡。这些桥段的穿插,让观众总在想剧情之间有什么联系。显然,导演设定的这些额外角色并不相关。虽然他们的特点非常鲜明,但这些角色的独特性与女主角没有密切关系。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是雷娅·塞杜傲慢不屑的表情和充满无力感的愤怒眼神。可惜这场演出从头到尾贯穿始终,让人质疑她的面瘫演技。
虽然电影画面精美,但莱娅·瑟杜(Leia Thurdu)饰演的女仆具有美丽动人的特征,改编小说的新切入点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流畅故事的支撑,这部让人迷茫、没有记忆的电影无疑是失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