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纪事 之 老家忆旧

故乡纪事 之 老家忆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老家忆旧梦回老家
下雪了 , 斜倚窗前 , 闭上眼睛 , 透过纷纷、朦胧的飞絮 , 依稀看到了老家的模样 。父亲步履蹒跚 , 手提马扎 , 准备出门 。母亲一脸风霜 , 诉说着对儿女的念想和岁月的沧桑 。
不曾想 , 老家会如此多情 。我清晰记得 , 放眼望去 , 全是红高粱 , 铺满了大地 , 浸润在夕阳的余辉里 , 仿佛度了金 , 染了色 , 茫茫然一片 , 温美 , 颤人心魄 。
轻轻地 , 推开尘封的堂屋(客堂)门 , 倒一杯清爽的暖茶 , 盛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 , 家的馨香散发诱人 。贴满奖状的墙壁 , 复述着两个孙子的辉煌 。跳动的钟表 , 已经发黄 。弟弟贴在自己房间门上的“躲进小楼成一统 , 管他春夏与秋冬” , 仿佛还飘着墨香 。
坚难时在院里徘徊、彷徨 , 一圈一圈 。静静地 , 我贪婪地深呼吸 , 新鲜的空气夹杂着些许泥土的潮湿 。
黑色的天幕 , 赶走了黄昏最后一屡霞光 , 夜的静谧,涤洗紊乱的心情 , 久久不愿离开 。
忽然 , 一阵冷风 , 挤进窗缝 , 无情的将我从梦中惊醒 , 苦涩的泪水 , 早已模糊了双眼 , 遐想飞离了可爱久违的故乡 。移动风景
回老家的路上 , 看着车窗外的树木 , 隐隐约约 , 目不暇接 。就像一个个陌生的人急急走近你 , 你刚想细细打量、辨认 , 与他携手 , 他却又匆匆地远去 , 重归陌生 。
于是想起了小时候那些形影不离的伙伴 , 想起了那时天真无暇的脸上绽放的笑容 , 如同一朵朵在阳光下盛开的向日葵 , 笑得那么夸张 , 肆无忌惮 。随着岁月的流逝 , 才发现“你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别人的梦”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骨感”
鲁迅与闰土 , 从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 到言语客气 , 神态恭敬 。海枯石烂 , 沧海桑田 。成就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片树叶 , 不可代替的生活 , 永远孤独地寂寞 。
回到故乡仿佛找到了久别的亲人 , 但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陌生 。“物是人非 , 小池依旧 , 彩鸳双戏” 。
“少小离家老大回” , 没有衣锦还乡的荣耀 , 却有“近乡情更怯”的愧疚 。
我喜欢在岁月的小河里散步 。在柳絮飘舞的柳林里 , 捧起如雪的柳絮 。在青青的草丛里 , 去寻找小小的飞虫 。在绿绿的草地上 , 美丽的蝴蝶轻轻的飘落 , 殷勤的小蜜蜂在忙着采蜜 。在清清的水边 , 踩着青青的草地 , 来到岁月的小河里 , 去寻觅老家的诗意 。老房忆旧
老家是1953年高密修飞机场时 , 从西岭老刘家村搬迁来的新村 , 因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 所以又叫爱国村 。“人以类聚 , 物以群分” 。立村时 , 村人不自觉地分类扎堆 。村东大都是赤贫人家 , 叫作成分好的贫下中农 , 时称越穷越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庭 。村西大都是过去富裕的地富家庭 , 以及右派、反革命、坏分子等四类分子家庭 。农村盖房都有东(左)为上 , 西(右)为下的风俗 , 搬迁盖房时也正应了政治景 。
村子中间隔一条宽阔的南北大街 , 平时无事两边人互不越雷池一步 , 可谓泾渭分明 。后又整修了一条东西大街 , 向东直通平日路口 。这样把村子分成等额的四个方块 。(类似八旗制度 , 村东、村西按革命(贫困)程度各分成四个方位 , 西南方是村政治最底层) 。我家就在西南方 。
村里房子都是一个模式 , 坐北朝南 , 整齐划一 , 街道胡同 , 四通八达 。我家四间房一个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