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坚持“六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济源坚持“六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河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樊霞 成利军
“以前俺是贫困户 , 现在俺是村里的大忙人 。”11月10日 , 济源克井镇枣庙村的苗喜平对采访人员说:“我不仅要经营好自家的冬凌草、核桃、桃园 , 还负责代管村里的冬凌草种植基地 , 村里的保洁卫生和园林绿化也归我管 。”在初冬料峭的寒风中 , 苗喜平的脸上却洋溢着热爱新生活、追求新幸福的精气神 。
苗喜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 , 正是济源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 , 坚持“六新”在农民身上的一个缩影 。济源示范区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成富营说 , “六新”就是树立新目标、学习新技能、发展新产业、增加新收入、焕发新精神、走出新路子 , 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济源坚持“六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树立新目标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脱贫攻坚战期间 , 济源示范区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 , 济源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市 , 树立新目标 , 谋划新开局 , 实现无户返贫 , 无人新致贫 , 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走在全省前列 , 增幅达到9%以上 。
学习新技能 。如何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成富营介绍 , 一是精准授技 , 让脱贫群众致富有“术” 。按照“精准登记、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原则 , 对脱贫劳动力从事的行业工种、收入水平等信息进行全面调查摸底 , 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 开展技能培训 , 帮助贫困群众习得一技之长 , 端稳就业“铁饭碗” 。目前 , 已完成各类培训3549人 , 创业培训2554人 , 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02.16% 。二是灵活送技 , 在田间线上送本领 。组织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 , 围绕烟叶种植、蔬菜制种等特色产业 , 组建科技服务团深入山区田间地头开展技能培训 。目前已累计培训农户、致富带头人等2000余人次 。三是干部学技 , 为乡村振兴聚力蓄能 。以基层一线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 ,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 确保基层一线干部在新的征程中有新的作为 。目前 , 济源示范区已实现对所有乡村振兴干部的轮训 , 累计培训干部近3100人次 。
发展新产业 。济源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招商引资“三篇文章”一起做 , 重点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化联合体 。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据悉 , 今年以来 , 济源按照“优粮、稳猪、壮牛、强禽”的要求 , 加快调整种养结构 , 对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推动结构调整 。目前 , 济源种植蔬菜制种3.5万亩、饲用玉米3.5万亩、大豆2.3万亩、烟草0.8万亩 , 并建成了济源蔬菜种业发展中心 。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 明确农旅融合、沟域经济等六大重点招商方向 , 目前总投资3487万元的济源智慧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做好乡村旅游 , 制定精品线路 , 开发了15条生态观光、山地休闲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目前旅游产业脱贫已占到全市脱贫总人口的53% 。
增加新收入 。为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都有稳定的增收产业或就业岗位 , 无劳动力的人口综合保障政策等应享尽享 。济源一是调整收入结构保增收 。对生产经营性收入增长较慢的脱贫户 , 一对一开展实用种植养殖技术培训 , 提升种植养殖经济效益 , 使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稳步提高 。同时通过合作社、土地外包租赁、规模流转等方式 , 提高脱贫人口财产性收入水平 。二是开发公益岗位稳增收 。济源不断加强乡村公益岗的开发使用与管理 , 提升务工就业率和务工收入 , 增加就业稳定性 。目前已开发乡村保洁员岗、疫情防控岗等多种岗位 , 惠及脱贫户、监测户共775人 。三是开展消费帮扶促增收 , 共帮助销售扶贫产品1902.78 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