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研敏 “双料”记者许研敏:视频与访谈 喜欢和体验

文 | 吴敏霞微信编辑 | 谢婵

“那天风和日丽,海面很平静也很漂亮,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你会感觉生命非常渺小”。
许严敏回忆起登上泰国军舰抵达坠机现场的情景。
2018年7月,当时在报道泰国少年足球队被困洞穴救援事件的许研敏,接到泰国普吉岛沉船事件的消息后,立即从清莱出发,第一时间到达普吉岛沉船搜救现场。
许和同事们应用跨媒体技术,国内外协同联动,进行了9个小时的直播,第一时间将搜救最新进展带给了数百万观众。因此,他获得了2018年新京报视频直播金奖。同时,他的泰国青年足球队救援被困洞穴系列报道还获得了现场视频优秀奖。
许研敏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毕业后在苏州电视台做了一年采访人员,尔后在北京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过。2016年8月,他正式进入新京报“我们视频”,成为一名视频采访人员。
“视频采访人员在整个视频制作过程中,无论是采访、呈现、拍摄、剪辑,还是导演,都要有一个核心的竞争能力,同时要对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从2016年8月份到2019年4月份,许研敏几乎一直在做社会新闻。报道过豫章书院事件、李锦莲“毒糖杀人”案、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等。
在张羽学院事件中,很少有家庭愿意面对镜头。许和同事们一大早就把采访对象制定出来,火速争取,最终完成了《张羽书院学生家长:书院不出意外,我送孩子进去》的深度视频报道。“快”很重要,这个家庭根本拒绝采访,”他说。
在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中,许研敏也是在部门联动下快速跟进,让当事人首次在视频中回应热点。“简单说,不能输”。
这三年间,他在国内外70多个地方留下了足迹。他前往老挝阿佐坡省水电站溃坝灾区现场,还现场直播了台湾省退伍军人回乡探亲的场景。他出现并报道了九寨沟地震等大型事件,也因为选题小而获得了快乐。
即使常常遭遇“无力感”,他仍然很乐观,“如果你喜欢你的工作,那就理解、接受然后努力去做,相信它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2019年,许严敏“变身”为《我们的视频》的“出圈”栏目采访主持人。在谈及变化时,他说“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却是从最初的关注“物”到现在的关注“人”。他采访了袁隆平、张伟丽、郑云龙、阿扬加、热依扎等。,在面对面的接触中进一步触及了人性的真实温度,获得了用另一种方式与他人交谈的满足感,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我其实更喜欢人物访谈,”他说。
“喜欢”,似乎一直是许研敏口中的高频词。
“我真的不需要动力和坚持去做一份工作,因为我喜欢它。如果发现明天或者后天不喜欢,那我就不做了。”
「如果非要说是什么动力让我坚持的话,那就是喜欢」
“象牙塔”VS“出版社”
a.两者差距
吴:你认为象牙塔和新闻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许研敏:首先学生时对职业的神圣化、理想化程度会多一些,但从业之后自然会更加务实。
而且,你会越来越发现,采访人员是一个非常依赖经验的职业。我们在学校会学习很多课程,但是工作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可能不是这样。
其次在学校很多时候只能从文本上理解,“他失去了孩子,他很悲苦”,当你看到实实在在的人,看到失去小孩的母亲坐在那里,脸上完全没有表情的时候,那时你就会对人情世故、对人性有更直接和更深刻的体验。
另一个原因可能很简单。当我们是学生时,更容易区分黑白。但是当我们接触到真实的人,就会发现这种二元差异几乎是永远不适用的。从来没有完全好的人,也没有完全坏的人。你会看到人和社会的复杂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