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唑醇 戊唑醇、己唑醇都是杀菌剂 有啥不同 这次终于明白了( 三 )


根据市场的发展,乳油的份额被进一步压缩,5%微乳剂成为市场主流,5%悬浮剂成为新的对象。高含量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趋势。高含量己唑醇的主要市场方向主要集中在果蔬市场,而低含量己唑醇主要集中在大田作物。香蕉、柑橘、苹果和梨是果蔬的主要市场,防治对象为香蕉叶斑病、柑橘疮痂病、梨黑星病和苹果叶斑病。低含量主要针对大米、小麦、蔬菜市场,以5%悬浮剂、微乳剂为主。
己唑醇防治纹枯病的市场分析:
井冈霉素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生物农药,曾长期占据我国水稻纹枯病防治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药效下降,近年来产量下降至3-4万吨,己唑醇取代其第一杀菌剂的地位。
在国内品种中,己唑醇是防治水稻纹枯病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品种,农民称其为“低成本、速效、治病、增产的良药”。经过国内农业技术和植保部门的推广,近年来己唑醇在市场上不断升温。目前原己唑醇药为14万元/吨。由于厂家增多,竞争激烈,价格同比有所下降。己唑醇单批次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成本高于井冈霉素,为每次3.5元,但防治时间长,用药次数少,每亩总成本低于井冈霉素

己唑醇 戊唑醇、己唑醇都是杀菌剂 有啥不同 这次终于明白了


文章图片

己唑醇增产原因分析:
己唑醇对禾谷类作物病害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具有增产效果。正常情况下,水稻顶端的小穗先开花受精。受精后,种子胚形成过程中会迅速产生赤霉素等生长激素,促进水稻体内有机养分向种子的转运。这样,开花受精形成的种子在养分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有充足的灌浆;开花较晚的颖花,尤其是穗下部开放较晚的颖花,在养分上处于竞争劣势,常因籽粒灌浆不足而形成皱缩籽粒。如果开花后一周不能获得足够的养分填充,这些籽粒就不会被填充,最终变成空籽粒。大规模生产实践表明,在水稻断穗期和齐穗期使用己唑醇,可削弱顶粒争夺养分的优势,使其他籽粒获得更好的灌浆条件,最终提高结实率和产量。
在实践中,稻田合理使用己唑醇不仅可以防病,还可以促进增产。该药在水稻拔节期前使用,有利于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从而防止倒伏;在水稻断穗期和齐穗期使用,可抑制水稻顶粒的生长优势,提高结实率;在水稻后期使用,还能减少叶片病害,增加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产量,最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但己唑醇与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一样,对作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应注意合理用药。对于30%己唑醇悬浮剂,每亩用量一般为10 ~ 13g,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增加到15 ~ 20g进行后期处理。一般来说,大米每个季节最多使用3次。

己唑醇 戊唑醇、己唑醇都是杀菌剂 有啥不同 这次终于明白了


文章图片

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和苯并咪唑的比较
丙环唑和氟硅氧烷对生长抑制最明显,戊唑醇居中,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相对安全。
花后前两次不宜使用戊唑醇和己唑醇,因为浓度控制不好会使苹果茎秆变短,影响果实膨大。苯醚甲环唑安全,对白粉、黑星有很好的效果。这三种药可以在套袋前最后一次使用,幼果套袋前深度杀菌。北方果园尽量不要使用丙环唑,安全性相对较差。
苹果在落花后一个月内,即套袋前三次,一般以推荐浓度,至少添加一种唑类药物防治白粉、叶斑病、褐斑病等病害。比如43%戊唑醇一般使用5000次以上,10%苯醚使用8000次以上,相对安全。

己唑醇 戊唑醇、己唑醇都是杀菌剂 有啥不同 这次终于明白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