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简介 夷陵之战的历史意义及几个问题的研究( 四 )


事实上,隔江相望的虎牙山和荆门山,自古以来就是河流的天然屏障,历史上称之为“楚辞”。《水经注》载:“江流东穿荆门、虎牙...这两座山也是楚国的西塞山。”在荆门的虎牙滩上,历史上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争。比如东汉初年,汉彭、夷陵等地爆发了著名的火烧浮桥之战;在苏阳发起的峡江荆门虎牙滩战役中,荆门虎牙滩发生了铁血火袭的巨舟大战等等。就在三国时期,荆门虎牙滩出奇的安静,少有战事。与荆门山有关的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西晋“王拙娄船下宜州”发动的夷陵峡江之战。这场战斗,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西陵峡的峡江上,而不是荆门的虎牙滩上;只是在经过荆门虎牙滩的时候,荆门山脚下的荆门城没有经过激战就被拔了出来。这场战争与虎牙山无关。《王进·孟传》中的记载就证明了这一点:晋太康元年,“二月,有柯景门、义道两城,得军、颜路之督”。
夷陵之战的主战场猇亭是在长江以南还是长江以北?裴主本《三国志》是研究三国历史最早、最权威的第一手史料。这本书非常清晰地记录了夷陵之战主战场易道小婷的地理位置。《三国志·先主传》:“二月,先主引诸将自秭归而行,伐山伐山,驻陶艺亭;.....镇北将军黄权在江北监军,拒绝与吴军同出夷陵路《三国志·黄权传》:“以镇北将军之职夺权,监江北军以防魏氏;第一高手在江南。”《三国志》中的这两条记载,明确说明了易道·小婷的定位:“引诸将行军,边削山,驻易道小婷”,“江南第一主在家”。对于古战场易道易亭位于江南的问题,《子·同治鉴》卷六十九也明确记载:“汉主不从,权为镇北将军,以督江北诸军;自领诸将,自长江以南伐山,军在驿道亭。”有一个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三国时期的义道郡和义道城都位于长江以南,不在江北;易道县管辖的“易道小婷”无疑位于长江以南。那么,驿道县古战场猇亭在哪里?顾祖禹《读史纪要》第78卷《宜都县》一文和嘉庆以前康熙年间的大儒郁芳明确记载:“猇亭在县之西。它的土地狭窄,古代的驻军也在那里。张武二年,先伐吴,帅兵自江南伐山,军于驿道亭。”
事实上,自《大清一统》中小婷的“江北”论发表以来,一大批资深权威学者始终坚持正确的观点:易道、小婷、马鞍山不在江北,而在江南。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在他的历史书《白话国史》中写道:“先主称帝后,必先伐吴。但是在亭子里,鲁迅被打败了,输了。”说萧亭在宜都县西部,与顾祖禹所说的萧亭在宜都县西部一致。台湾省三军大学编著的《中国历代战争史》载:“其军分数十营于深山之中,直抵猇亭。”1979年,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历史手稿图册》也坚定地持有萧亭的“江南”观,标明了萧亭在江南岸宜都县和长阳县之间的地理位置。三峡大学教授王谦成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和实地考察,在专著《夷陵之战研究》中明确指出:小婷应在今宜都西的五眼泉一代,马鞍山应在今长阳磨城。当代学者、宜昌人华阳在《三国夷陵之战后马鞍山地理位置研究》一文中指出:“不仅马鞍山不在江北,当时吴蜀主战场也不在江北。马鞍山实际上位于江南长阳县东部;吴蜀主战场也在江南宜都以西、长阳以东的交界地带。历史是严肃的,不能主观判断。“江北之说”夷陵之战的主战场小婷,可以休息了!
【夷陵之战简介 夷陵之战的历史意义及几个问题的研究】2018年初稿在宜昌
2019年宜昌修订

夷陵之战简介 夷陵之战的历史意义及几个问题的研究


文章图片

袁再平,湖南资兴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湖北省宜昌市群美术馆副研究馆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地方文化历史研究,曾任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理事。发表文史文章、学术论文100多万字。现为《宜昌文化志》副主编,《中国民间志》伍家岗卷主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