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企业 德国小企业为何能称霸全球 瑞幸或许一辈子都不明白

本文是宏基集团董事长秦思刚4日接受正和岛专访时分享的。
秦思刚在德国生活了9年,在汉高和萨姆森这两家全球化企业工作。回国后,他还接触和走访了许多知名跨国企业。采访中,他谈到了自己对这些经验的个人想法,并就如何将其应用于国内企业给出了详细的实践。
口述:洪玉吉董事长秦思刚
采访:杨雨婷

德国小企业 德国小企业为何能称霸全球 瑞幸或许一辈子都不明白


文章图片

我在德国生活了9年,在德国期间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
认真做事,不指望一夜暴富,就不会一夜崩溃。只要你坚持住,不要死。时间长了,你自然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得到认可。
“尊重常识”和“遵循长期价值主义”是一回事,可以划等号。德国企业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追求长期价值主义,习惯于不被暂时和短期的事情蒙蔽双眼,尊重常识。
然而,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到这一点。
01瑞幸事件,总结起来就是不尊重三个常识
瑞幸不尊重常识。去年5月18日,瑞幸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发了一个朋友圈,说就算上市成功,泡沫总有一天一定会破。
不尊重常识1:期望在短时间内得到认可
德国人比较单纯,无法宣传自己,也不要求别人马上认出来。他们会慢慢来,坚持不懈地做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告诉市场和客户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企业。
这里的常识最简单,就是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产品,还是一个品牌,别人认识你都需要一个过程。只做一个卖点,做一些宣传,很快积累起来的人气会很快消亡。
就像遇到两个陌生人。我对你印象很好,但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相处。你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在我心中有一个品牌,然后我会相信你,和你有更多的接触。
瑞星刚出来的时候,它的广告遍布大街小巷、地铁、电梯,说他的咖啡技术很强,很快就以在外面卖的形式复制了自己的模式,定下了一个相对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中国赶超星巴克。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动作不是长期的。它揭示了一种急功近利、快速增长和投资,以快速融资和上市。
不尊重常识2:认为“抢占流量”等于“抢占心智”
德国,从消费者到全民,习惯于判定一个东西好不好,需要长期验证。像瑞幸这种在中国网络上很有名气的东西,在德国就不会传播得这么疯狂和迅速了。
瑞幸从流量和买送的模式开始。这种事情是不可持续的。不送的时候,还会有人买吗?它做的咖啡真的好吃吗?
分众传媒董事长蒋南春表示,“要抓住客户的心智”,“把产品和产品品类划等号”。试问大家,在中国谁等同于“咖啡”?一定不是瑞幸,而是星巴克。那么瑞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现代人的消费价值转移过快也很重要。跨境抢人的时候,有句话说“我颠覆你,跟你有什么关系?”。我用它来延伸,就是“今天喜欢你,明天不喜欢你。我跟你有什么关系?”。
90后或00后,对一个品牌的拥挤和偏爱,可以是“从今天到明天我都会忘记你”。互联网只是一种方式和工具。要真正让消费者或用户长久记住你,必须坚持不懈地依靠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他的需求,解决他的痛点。
不尊重常识3:没有抓住真正的痛点,没有打造品牌
德国企业都遵循一个常识,那就是第一,产品要解决客户的问题和痛点,第二,那个痛点一定是真正的痛点。
咖啡是一种社交产品。先不说有多少90后需要喝咖啡。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楼下都有咖啡机或者咖啡店。瑞幸不用排队就能把东西送到家里和公司。这些都没有解决真正的痛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