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强 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享受20多年黑洞研究的过程

7个月前,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在互联网上爆炸。近日,国际EHT合作组织347名成员获得2020年度基础物理突破奖。作为成员,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20多年。多年来,无论研究是否到了“丰收年”,前来参加2019未来科学大奖周的沈志强都对采访人员点点头。“应该算。”但我更享受科研的过程。"
【沈志强 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享受20多年黑洞研究的过程】“做科学研究,你可能永远不会有答案。尤其是天文学,没有最终答案。对于我们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发现问题比找到答案更重要。”沈志强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武威、张丹

沈志强 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享受20多年黑洞研究的过程


文章图片

沈志强
沈志强从不喜欢油炸圈饼。即使统计数据显示“甜甜圈”黑洞的照片已经被全球45亿人看到,他仍然对这种高热量的食物不感兴趣。“我从来不爱吃甜食,但全世界关注黑洞的人太多了,这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
研究黑洞超过20年
沈志强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在探索天文学。他上大学的时候是80年代。然而,当时国家没有财力和设备来支持他自己的天文观测。因此,起初他更喜欢理论研究,后来他逐渐爱上了天文观测。“观察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验证一些理论。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已经有100多年了,我们要通过天文观测来检验他是否正确。”
90年代,博士后研究员师从国际著名天文学家、美国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陆先生。“当时他给了我两个课题可以选择,一个是观测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的问题,另一个是现在恒星形成领域的前沿课题。最后,我选择了前者。”
从那以后,沈志强开始了他与黑洞不解之缘。在接下来的20年里,沈志强和他的合作者对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进行了大量的观察。1997年,沈志强利用分布在美国各地的10台25米射电望远镜组成的甚长基线干涉阵列,对人马座A*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五波段测绘观测。2000年,沈志强提交了世界上第一个波长为3毫米的射手座A*观测计划,并获得成功。它耐心等待了20个月,终于在2002年11月3日,所有观测点的气象条件达到了一致的良好状态,观测持续了5个小时。在完成大量数据分析处理后,沈志强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张波长为3.5毫米的射手座A*高分辨率图像,证实了射手座A*的超大质量黑洞,并将黑洞的“照片”缩小到了1.5亿公里的直径。2005年11月3日,结果由《自然》杂志发表。

沈志强 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享受20多年黑洞研究的过程


文章图片

沈志强
如今,除了引起全球轰动的EHT项目,沈志强还关注平方公里阵列项目。这个项目可以大大拓宽人们对早期宇宙及其起源的认识,中国是SKA最早的共同发起国之一。
我希望中国能在未来推出项目
“我很幸运,20多年来,我一直能够发表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有些科学家可能做了10年都没有好结果,但这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做科研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沈志强继续说道,“我经常告诉年轻的学者给自己5到10年的时间去钻研一个领域,并认真去做。很多世界级的成就,从开始研究到最后被认可,往往需要50年的时间去投入,而很多科学家几乎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所以如果你喜欢这样,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因为一些权威专家说做不到就放弃。”
除了EHT项目,越来越多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正在开展。“伟大的科学需要伟大的合作”,沈志强说,这正成为大势所趋。“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像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极其聪明的大脑,还需要各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相互合作。许多研究领域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是一个国家所不能及的,需要全球科学家的参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