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作者 战国版道德经出土 颠覆传统认知:道德经作者非老子一人

到目前为止,《道德经》有三个版本,即传世版《道德经》、帛书版《道德经》和楚书版《道德经》。
上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分为甲、乙两种,内容较为原始。因为帛书出土于马王堆三号墓,而三号墓主人李苍的儿子死于公元前168年,属于西汉初年,距离老子300多年。因此,人们认为《道德经》的帛书版本最接近老子《道德经》的原始版本,《道德经》的帛书版本与传世版本基本相似,传世版本应该在帛书版本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并宣传自己的学术需求,为后人做一些改动。

道德经的作者 战国版道德经出土 颠覆传统认知:道德经作者非老子一人


文章图片

活了很久,看到了周的没落,但后来还是去了。最后,关命令尹说:“把我儿子藏起来,给我写书。”所以老子写了书的下一章,说了五千多字的道德,永远不知道结局。或者说:老子也是楚国人,写了十五本书,讲的是道家的运用,同时讲的是孔子。孔子死后129年,周太师在史书上看到秦献公说:“秦朝和周河五百岁合而为一,七十岁离,霸王却出来了。”或者说你是老子,或者说你不是,世人永远不知道是不是。
司马迁的这段记载揭示了四个关键信息。
1.老子看到了周王室的衰落,于是骑着牛去了西方。老子生于春秋晚期。一百年后,秦进行了商鞅变法。当时的秦并没有称霸天下的实力。从避难的角度来看,去秦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从传教的角度来说,老子不需要去更残暴的秦国。既然如此,老子为什么要在“周衰”的情况下西进呢?
2.《道德经》的原名不是《道德经》,而是“五千多字表达道德意义”。

道德经的作者 战国版道德经出土 颠覆传统认知:道德经作者非老子一人


文章图片

02:现代学者的考证
20世纪20年代,随着古代怀疑主义学派的兴起,关于《道德经》成书时间的讨论成为焦点,分为“早说”和“晚说”两大阵营。
胡适是“早言”的代表。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胡适把老子放在首位,认为道德经典是老子写的,但代代相传的道德经典却被后人删除了。
“晚言”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在《论衡》中
该书成书于战国末期,认为《道德经》是战国末期西汉初期的作品。这个说法有很多论据,主要有四个。
1.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秦国还不是最强的国家,老子“周衰”西去不合逻辑。如果换到周太师的时代,那就是“周将亡,秦将兴”。太史公更自然的离开周去秦国,然后殷请书《道德经》。
2.《礼记》多次提到孔子在求礼,“求礼时说”,指出老子遵守周礼,而《道德经》篇则怀疑礼、不满礼,与孔子眼中的老子形象严重不符。
3.在传世的道经中,有很多激进的、过于自由的言论,如“弃仁义”、“弃智自圣”等,不太像春秋时期注重礼仪的言论,更像是血腥背景下的战国时代。

道德经的作者 战国版道德经出土 颠覆传统认知:道德经作者非老子一人


文章图片

03:郭店楚简《道德经》
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出土简牍804枚,其中楚字1.3万余字的简牍730枚。楚简中有许多古籍,其中三部是道家著作,其余的是儒家著作。大部分有记载的文献最早被发现并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郭店楚简《道德经》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版本,为揭开道德经之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楚版《道德经》的抄写年代
如果《楚辞》的简版出现在周太师之前,那么周太师可以被否定。由于郭店一号楚墓M1被劫,随葬品残缺不全,虽然出土了大量竹简,但没有确切的断代线索。专家只能从墓葬制度和出土物品推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