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惠生 围绕产业育人才 乡土人才真正“香”

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吴江区坚持围绕产业培育人才,支持地方产业做大做强,加强各类乡土人才培养,发挥乡土人才引领技能传承、壮大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将乡土人才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新优势。下面,我们来看看江苏省第二批本土人才“三带”名人专家中的吴江身影!
江苏省第二批本土人才
“三带”名人培训对象
1987年,师范毕业的胡拿起教鞭,心不甘情不愿。
她出生在“朝霞满帛,衣被天下”的丝绸之都盛泽,在有着“蚕丝被之乡”美誉的镇泽长大。她父亲是专门养蚕的干部,母亲在家养蚕卖茧。从小,胡就与丝绸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让她对丝绸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因此,在三尺讲台上,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从未把目光从丝绸上移开。

花惠生 围绕产业育人才 乡土人才真正“香”


文章图片

30年后的2017年,已经成为苏州太湖雪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胡,在回首创业之路时倍感自豪,因为她坚守梦想,将梦想变成了现实。
1987年,中学毕业后,胡被分配到震泽实验小学任教,从此被称为“胡先生”,这种称谓一直延续至今。
但教胡是的梦想吗?显然不是。1993年,胡没有和父母商量,就扔掉了自己稳定又受人尊敬的铁饭碗,下海经商,开始了茧丝绸贸易,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这个过程中,胡也第一次全面感受到了丝绸行业:什么是春茧秋茧,什么样的茧能做5年白厂丝,做最好的蚕丝被,做优质的丝绸面料。

花惠生 围绕产业育人才 乡土人才真正“香”


文章图片

2002年,这是胡人生的转折点。那一年,胡创办了“颖宝蚕丝被厂”,这是“太湖雪”的前身。2006年,苏州太湖雪丝有限公司成立,这是胡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国内著名品牌“太湖雪”正式诞生。
太湖新生的雪太无名了。胡还记得,2009年,她去苏州寻求媒体帮助宣传。接待人员问的第一句话是:“太湖下雪了?是啤酒吗?”那么第二句话就是:“广告费你付得起吗?”
其他人的反应增强了胡推出该品牌的决心。在工人只有二三十人,销售单纯靠口碑,年销售额只有一千多万元,年利润也只有三百多万元的情况下,胡抛出了三百万元,把年利润全部投入到电视广告中,还特意请了苏州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来做形象代言人。从此太湖的雪就炸开了,整个苏州都知道了这个来自吴江的蚕丝被品牌。

花惠生 围绕产业育人才 乡土人才真正“香”


文章图片

不是春天一枝独秀,而是春天百花齐放。如果胡只是一个丝绸行业的企业家,那会做得“出类拔萃”。但是,作为一个有着丝绸理想的人,胡显然对此并不满意。她想要的是整个丝绸行业的振兴。因此,太湖雪作为苏州丝绸的一角,高举“振兴苏州丝绸”的大旗,视其为太湖雪的成因。
在行业内率先召开品牌发布会,做好振兴苏州丝绸的先行者;携手梁雪芳大师刺绣工作室,将传统苏绣艺术融入丝绸家纺,既凸显文化价值,又增强时尚感;将盛泽丝绸面料融入产品,开发了100多个真丝家纺品种,充分发挥了苏州丝绸的特色...胡正在一步步向他的伟大理想迈进。
2016年,太湖雪蚕桑科技园开园。园区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旅游+农业+科普,集农业、旅游、蚕桑于一体,形成集传统蚕桑与现代高科技蚕桑、丝绸文化于一体的高科技智慧展厅,彻底颠覆了传统丝绸商业模式。胡开始带领农民大规模养蚕并进行现代化改造,大大提高了效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