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风的形状

作者:黎荔
【捕捉风的形状】捕捉风的形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这首《江南春》中 , 杜牧用声音、色彩、轮廓甚至气味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的印象画卷 。今天细品这首诗 , 我发现其中这个“风”字用得极妙 。“水村”是傍水之村 , “山郭”是傍山之城 , 无论是水村 , 还是山郭 , 到处可以看到酒旗招展 。在“酒旗”后面加了一个“风”字 , 一下子点绘出风中酒旗的波动起伏 , 那种摇曳飘动的不羁 , 只属于春天的明媚和青春的狂放 。
风 , 形无定式 , 来去无踪 , 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 , 但是风经过之处 , 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 。草倒叶飞、云转幡动 , 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 。风的境界 , 先是清凉四起 , 烟飞草靡 , 然后八面来风 , 向四方疾驶 。风在原野间飞沙扬砾 , 烟絮翻腾 , 穿堂入室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风吹过来 , 吹过屋顶、吹过窗帘、摇晃门框 , 将门窗全都膨胀成鼓荡的风帆 。天地舞台上 , 开始风起云涌 , 风驶云驰 , 这就将隆隆雷声召唤了出来 。没有风驰电激为势 , 雨也就不会下成气吞宇宙 。除了电闪雷鸣之外 , 暴烈之雨也常伴随冰雹——漫天寒彻 , 砸到地面烟尘滚滚 , 雨点就全成透明的冰球 。而雹一出现 , 风肯定就刚硬地嘶鸣成扬鬃弓背之烈马 , 不断撞击向不同方向 , 雷则在寒光下将它不断劈开 。雷风践踏 , 雹雨恣肆 , 风云一经际会 , 势必要宣泄得淋漓尽致 。而这一切 , 可能起于大地上青萍之末的颤动 , 或是一只蝴蝶轻轻扇动了几下翅膀 , 扰乱的空气恰好改变了流向某处热带海滩上空的气流 , 从而加剧了海水蒸发 , 形成了螺旋状的风 , 并在数个星期或两个月后 , 引发了一场席卷海陆的强大而深厚的飓风 。
风过处的许多事物 , 都留下了无法描述的风的痕迹 , 即使风的形状 , 只是转瞬即逝 。捕捉这些风的痕迹 , 推知风的来处与去处 , 风的大小与强弱 , 对于远处风暴之来临极度敏感 。这样的人 , 当然是人类中的预警者与守护者 。我想起《诗经》中的作品被分为风、雅、颂三类 , 其中的风 , 即各地区的民歌——地方风土之音 , 是相对于“王畿”即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指带有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 。《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之密切 , 是毫无疑问的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 , 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是音乐曲调 , 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我觉得这些各地民间歌谣 , 之所以被称为“风” , 当然也是指地方风土 , 即一方的气候和土地 , 泛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 , 而且穿越三千年回到诗经时代 , 古人可能认为这一切与上天的意志有关 , 所以会用“风”这一自然现象来指称 。
捕捉风的形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诗经》诞生的周代 , 农业已经成为国家存续的根本前提 , 而气候又是左右农业生产的关键 , 因此 , 准确地在四季流转中感知变化十分重要 。那时候 , 人们还没有科学客观的气象观测手段 , 想要定准时令 , 需要依赖特殊人土敏锐的感官 , 例如 , 人们想确定何时春耕 , 便会拜托一位盲眼师傅吹奏律管 , 并请其细细分辨律管发出的声音 , 盲人听觉往往在常人之上 , 配合丰富的经验能够感知气压、湿度、冷热对音调的微妙影响 , 进而给出气候和时间的建议 , 当律管被吹奏时 , 其内的气流便是风 , 这被古人认为是上天意志的暗示 , 是沟通天人的媒介 。所谓诗人和乐官就是这样一类人 , 他们的感官比常人要敏感得多 , 可能风还在远处 , 他们就已经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 。有些人注定是大时代中的风旗飘扬 , 总是能够捕捉到生活中偶有的一些闪电般瞬间照亮的事物 , 那些旁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之处 , 对他们来说 , 总是伴随着惊天动地的轰鸣 , 带来强有力的震动、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 。散漫的、无序的、没有中心的日常生活中 , 他们可以整合起涣散的存在 , 使一切苍苍莽莽与琐碎杂乱 , 有了一个可以被表现和刻画出来的明确奔赴之处 。于是 , 经由这些搜集起来的国风 , 上天用风来降下的神秘启示被解读出来 , 而民间百姓的舆论也像风一样传达给上天 , 作为考察人间执政者的依据 , 正所谓“天命靡常 , 惟德是辅” 。要上下流通 , 天不聋、地不哑 , 就要有风 , 灵活、自由而坚定的风 , 它充满活力地四处摆动着 , 与天地空间一起自然地呼吸着 , 流动在广袤之天与浑厚之地的中间 , 使天地相交而万物相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