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冬藏”该怎么“藏”?

中医讲的“冬藏”该怎么“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温州网讯中医说“春生夏长 , 秋收冬藏” , 在中医看来 , 立冬之后 , 大自然的阳气收敛闭藏 , 等来年春天才开始生发 。人体顺应自然 , 避寒就温 , 将阳气紧紧闭藏在身体内 。
那冬天主要“藏”什么?怎么“藏”?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内科)主治中医师金清龙介绍 , “冬藏”需要藏好温度、营养、体力和情绪 , 所谓“冬不藏精 , 春必病温” , 冬天“藏”得好 , 身体更健康 。
藏“温度” , 注意保暖
金清龙介绍 , 冬季“藏温”就是要保暖 , 尤其要保护好头、背、足、肚四个部位 。
中医学上说头是“诸阳之会” 。在严冬 , 人体部分热量会从头部迅速散发出去 , 易受风寒侵袭 。因此戴一顶暖和的帽子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
人体背部有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 , 是身体抵御外界风寒的重要屏障 , 因此背部的保暖也很重要 。建议老年人在外套里面加一件紧身的棉背心保暖 , 多在太阳底下晒晒背部 。中医讲“背为阳 , 腹为阴” , 腹部阳气少更易受寒邪侵袭 , 可用热水袋或中药热敷包外敷腹部 , 以固气、通阳、驱寒 。
足为人体之本 , 常言道“寒从脚下起” , 因脚远离心脏 , 供血不足 , 热量较少 , 保温力差 , 所以脚的保暖也很重要 。很多人有不穿袜子直接穿鞋子的习惯 , 小孩子有光脚丫的习惯 , 这些都不利于健康 。
藏“营养” , 适当进补
进入冬季后 , 人体新陈代谢减慢 , 消耗相对减少 , 这个时候进补 , 能使食物转化成营养 , 达到滋养脏腑、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进补也是有讲究的 , 不能盲目胡吃海喝 。建议阳气不足的人多吃桂圆、羊肉、生姜等;阴虚的人多吃甲鱼、百合、木耳等滋阴食品;气虚的人可进补黄芪、山药等 。年底应酬多 , 提醒大家要控制饮食并保护好自己的脾胃 。
藏“体力” , 减缓运动
金清龙介绍 , 冬天还要藏“体力” , 就是要调整运动方式 。冬季气温低 , 血管收缩 ,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压力 , 容易引发高血压 , 因此冬季不宜剧烈运动 , 而且出汗太多也容易着凉 。应该要多做些舒缓的有氧运动 , 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 , 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 运动后要注意保暖 。
藏“情志” , 克制情绪
中医上说情绪对人体的影响很大 , 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心情 , 比如寒冷的冬天、下雨天 , 人的情绪也会差一些;春暖花开的日子 , 人的心情也会舒畅一些 。
到了冬季 , 有意识克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 多找些让自己愉悦的事情做做 , 比如喜欢出门的人可以积极参加一些文体活动 , 喜欢宅家的人多听听音乐看看书 , 都有助于情绪的调节 。
来源:温州晚报
黑龙江龙网_原标题:中医讲的“冬藏”该怎么“藏”?
【来源:温州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中医讲的“冬藏”该怎么“藏”?】来源:九派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