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换的“心门”又衰败了 医生用“套娃”方法给她换了一扇“门中门”

家里的门坏了 , 怎么办?很多人理所当然地想到:先修 , 修不好再换 。
在人体中 , 也有很多“门” , “心门”就是一扇最有名的门 。如果是心门坏了 , 该怎么办呢?更棘手的是 , 如果是已经换过一次的心门又坏了 , 那该怎么办呢?
杭州80岁的宋奶奶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最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采用“套娃”的方法 , 给她换了一扇“门中门” 。
8年前换的“心门”又衰败了 医生用“套娃”方法给她换了一扇“门中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瓣中瓣”支架瓣膜准备中
8年前换的“心门”又衰败了
不开胸微创换上“门中门”
8年前 , 宋奶奶因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浙大一院做了生物二尖瓣置换手术 , 术后恢复顺利 。但近半年来 , 她的胸闷气促症状逐渐加重 , 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 。家人再次带她到浙大一院检查 , 心超提示她的生物二尖瓣又老化衰败了 , 出现了严重的关闭不全和狭窄 , 需再次更换二尖瓣 。
这下 , 宋奶奶和家属陷入了两难 。再次开胸换瓣风险巨大 , 无论是麻醉还是手术 , 对于一个80岁的老人来说都是极高的挑战 , 但不做手术又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一筹莫展之际 , 正巧浙大一院在省内开展了一项介入瓣中瓣临床试验项目 , 通过微创介入方法 , 无需开胸 , 无需体外循环 , 就可以在原先的生物瓣膜中植入一枚全新的支架瓣膜 。
经入院仔细评估后适合入组条件 , 宋奶奶及家人也非常愿意尝试这一全新的微创技术 。
【8年前换的“心门”又衰败了 医生用“套娃”方法给她换了一扇“门中门”】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李伟栋主任医师解释 , 宋奶奶之前置换的生物瓣 , 在结构上相当于是同时换了一个门框和一扇门 , 经过几年的使用 , 中间的“门”出现了问题 , 这次手术可以只换“门”而不换“门框” 。
因此 , 手术时医生会经导管将新的瓣膜送到原先衰败的二尖瓣的位置 , 将出现问题的瓣膜“推”到一边 , 再将新的瓣膜释放固定 。简单地说 , 整个手术就像是个“套娃游戏” , 在原来的生物瓣里又重新套了一个生物瓣 。
2021年12月31日一早 , 由马量主任和李伟栋主任微创团队为老太太实施微创介入瓣中瓣植入手术 。在左侧胸部开一个3cm的微小切口 , 通过心尖途径 , 在DSA造影和超声引导下 , 通过输送系统植入支架瓣膜 , 到达原先衰败的生物瓣膜位后 , 精确定位 , 打起球囊 , 支架瓣膜释放 , 开始“上岗” 。
术后宋奶奶的心脏功能明显改善 , 几天前已康复出院 。
8年前换的“心门”又衰败了 医生用“套娃”方法给她换了一扇“门中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手术团队
为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带来新希望
浙大一院7项临床试验招募中
“随着老龄化的加重 , 老年瓣膜病越来越多 , 包括主动脉瓣、二尖瓣的狭窄和关闭不全等 。”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马量主任医师介绍 , 心脏瓣膜病可长期无症状 , 但随着病情进展 , 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疲劳乏力、头晕等症状 , 严重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等情况 , 危及生命安全 。
心脏瓣膜病最主要的手术方式是开胸换瓣 , 但对老年患者而言 , 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大 , 恢复慢 , 还有可能因为开胸引起相关并发症 , 风险极大 。但若保守治疗 , 无异于“拖时间” , 最终的结果就是突发心衰而丧失生命 。而心脏瓣膜微创介入全新手术方法 , 避免开胸和体外循环 , 为无法耐受开放手术的老年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

推荐阅读